1.具备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力来充当文化差异的中间人
主持人深知自己文化中的社会规范,而且对它的服从已达到自动化或无意识,然而对不同文化的规范则可能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或者对不同文化的规范的细节不甚了解,容易导致嘉宾沉默无语,甚至误解。
主持人熟悉自己文化和异文化,敏锐捕捉文化差异,并能充分观照外国嘉宾,充当文化差异的中间人,对双语转换的时机和方向能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测,才能确保谈话有效进行。
2.摒弃对异文化任何明显或细微的敌视心理
有专家指出:跨文化交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展开。
相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流对象而言,记者或主持人也是有自己的符号系统和文化感知系统的跨文化交流的个体,所以在谈话中很难做到真正客观。客观性要求双语谈话节目主持人摒弃对异文化任何明显或细微的敌视心理。
3,双语主持的价值与规范导向功能不能缺席
播音主持的规范性包括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文化范畴的社会规约。双语播音主持所遵从的"规范性"在语言本体层面有双重标准,而如果在文化范畴上,主持人顺从双重标准会不会引起文化冲突?在双语谈话节目主持过程中,主持人话语权应该倾向价值体系的哪一方?
谈话,是人际传播,允许日常谈话的随意性;节目,是大众传播,必然和日常谈话的随意性有所不同;双语谈话节目是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必然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典范。关于人生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导向,主持人要在双语对话的情景中准确预测或解释以上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双语主持的导向功能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