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双语节目鉴赏课是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部分。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领导很宽容,没给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我在课堂方式上进行各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对我们来说,广播电视是一门最亲近、最放松的艺术形式,唾手可得,但是,这些年对双语节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却不是那么轻松。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只限于看它的表面也许是有趣的,但是,一旦进入到它的内部,就是艰辛的、重复的,甚至是枯燥的。如何帮助学生跨出这第一步,也就是说,让学生对双语节目不仅仅只保持一颗好奇心,就需要调整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这一点变得尤为必要。
第一,"双语节目鉴赏"课程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和引导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
尸开始学生认为这门选修课就是学习看电视!是的,看电视谁都会,不过要用专业的眼光看,要有鉴别,就有方法。由于课堂播放的节目要占用20分钟,有的谈话节目甚至得占用40分钟时间,课堂时间有限,知识讲解也是有限的,所以课堂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传授方法--"鉴赏的方法".
如何鉴赏也是一门艺术。所谓鉴赏,就是对作品的体验、欣赏和鉴别。就像人们干百年来,无论东方西方,无论男女老少,对美的认识标准不一。我认为,鉴赏课的气氛应该是宽松的、开放式的、引导式的,它应该兼容并蓄,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胸襟。老师的观点就算是对的,也不能是唯一标准。因为,学生的个体有差异,体验不同,欣赏角度不同,感悟不同,结论肯定同,所以课堂没有一个死标准。但是,它有一个硬规矩,就是学生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但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来,一定能自圆其说,一定是言之有物。教师的观点只是引导式的,师生观点的交流却是开放式的。
我一直认为,有知识不等于有观点,观点甚至比知识重要。所以,课堂我鼓励学生们发言,2001年和今年采用的教学办法是,那些坚持不同观点的人分流,组成临时讨论小组,通过讨论来激发每一位同学发表独立见解的欲望。每一次讨论,每一轮发言,每一次观点的碰撞,都能使学生们的鉴赏变得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鼓励用英语表述,也允许用吾。我想,学生通过观摩节目,能生动、直观、具体地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去更深入地赏析节目作品。它应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为了更好地了解节目一线的动态,一旦发现新的双语节目,就要随机邀请相应节目主创人员来课堂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一线双语节目动向,通过与主创人员的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立即得到答案。2004年我邀请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制片人来到课堂,学生们能质疑,有见解,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表现出对双语节目极大的关注和独立思考,制片人说将来一定要策划一台双语节目主持人大赛,学生们热情很高。所以我认为,双语节目鉴赏课教学引导式和开放式的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这一领域的主动关注和独立思考。
第二,"双语节目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尝试采用双语教学,但教师不能为了双语教学而盲目使用双语。
关于大学课程的双语教学问题的探讨,现在很热门,教师说上几句英语,诸如"请翻开课本"之类的课堂用语,就是双语教学吗?增加几节英语课,组织学生多搞几次英语活动,就算是双语教学的成果吗?
我想特别谈一点:双语教学应该根据课程的定位来实施,不能一股脑儿地跟风。我第一次开这门鉴赏课,有一股初生牛犊的劲头,授课对象是200 1级播音本科的学生,在课堂上我大量地用英语讲解、点评,也要求学生一定用英语发言,结果舍本逐末,整堂课变成了英语口语课。而且课堂上同学们花很多时间考虑如何用英语表述,还无法完全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冲淡了课程主体。我吃力不讨好,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曾一度放弃双语教学。
其实,这是一个要"鱼"还是要"熊掌"的问题。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双语节目鉴赏"课程的定位,应去英语口语课上解决。为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程主体--鉴赏上,我尝试着进行调整,主要用汉语来讲解,涉及到一些源自西方的新闻专业术语和西方的传播理论,我用英语讲解并在黑板上写板书。我很赞同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关于双语教学的一些观点:双语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强调的应该是英汉并举,相辅相成,比如讲一些西方的理念和观点时,一定是英文,如果转化为中文作注解,意义可能会模糊,甚至曲解,无法把握其精要所在。这样,"双语节目鉴赏"课程不是为了双语而用双语上课,课程主体随之清晰,教学目的也随之明确。
当然,通过观摩双语节目,学生们也可以提高英语听力,提高英语的听。知水平和鉴赏水平。由于节目里的英语发音有汉语字幕提示,学生觉得难度适中,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鉴赏上,教学效果有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