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们对于双语能力的认识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20世纪初盛行的观点是双语能力会影响智力的发展;20世纪30-50年代的观点是,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不会有积极的影响,但也不会有消极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觉得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我们先引入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试验,R.布朗和E.朗内贝格研究发现:在英语中,黄色和橙色分别是两个词;而在祖尼语中表示这两种颜色的只有一个词。结果在实验中,一个只懂祖尼语的人最不容易分辨黄橙两种颜色;一个只懂英语的人能够轻易地分辨这两种颜色;而一个两种语言都懂的人分辨这两种颜色的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
当然这个试验并不是说,语言决定了其视网膜功能和别人有差异,语言不会影响人的视网膜功能,但是,语言的分类法强制地形成了一个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体系改变了我们的感知,说祖尼语的人会认为这类事情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不重要或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不相干。自然而然,对分辨这两种颜色的感知比较迟钝。所以,语言不仅仅是一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本身还指引人感知的道路。②
早在1929年,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就指出,语言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塑造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感知,即语言结构决定这个人的思维方法,各种不同的语言结构导致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实际上,很早以前,18至1 9世纪,德国学者赫尔德和洪堡就提出过这一观点。
从东西方语言思维比较的角度来看,申小龙在《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中说到:"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思维偏于大脑右半球,而右脑主管的能力正是具体的能力,综合性的能力,类推性的能力,空间性的能力,直觉性的能力,整体性的能力……汉族人思维不像西方人那样讲究分析,而是更多地带有综合的特点……不同于西方语言那种执着于西方知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
从这类观点出发,播音员主持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感知的多元化。播音员主持人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提高双语感知的灵敏度有利于及时消除播音主持过程中因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