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击结果有两个:文化的冲突或文化的融蚀合。
在双语节目语境中,文化冲击导致的冲突随时发生。有冲突就有矛盾出现。冲突和矛盾,在生活中大家都不愿看到,但是,在广播电视电影戏咸剧里编剧和导演都喜欢,他们常常人为地制造剧情冲突、制造矛盾,恨不得不到一分钟就带给观众一个兴奋点,因为谁都知道,有冲突就会有看点,就可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
以北京电视台的双语谈话节目《国际双行线》的一期节目为例。该节目用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作引子,分段引出三对中外嘉宾上场对话。这三对中外嘉宾是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三代人(70岁、50岁、30岁左右的三代人),东西方老中青三代人交流对比,通过他们对青春时光的回忆来折射中国的变化,反映东西方历史的交融与变迁。因语言不通,同一年代的中外嘉宾之间无法交流,需要主持人双语主持来完成。节目就叫《边走边唱》。
两位主持人张蔚和姚长盛在节目一开场就用英语问来自美国的70多岁的:Ted老先生年龄,Ted先生顺利作答。当再问第二代50岁左右的来自法国的维珊女士年龄时,遭到委婉拒绝,维珊女士巧妙采用了一种中国式的回答,她用法语含蓄笑说:我属龙。主持人汉语接应:今年24(现场哄然大笑)。接着主持人用英语问来自英国的Mathel先生的年龄,还好,没遭到拒绝。主持人对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的文化背景和,山理禁忌(尤其是女士忌讳被问到年龄)并非毫无了解、毫无察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见,主持人是想通过文化的差异制造矛盾冲突,使节目出彩。
从差异到冲突,仅仅是为了收视有看点吗?答案不仅如此。在双语交流中,跨文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可能导致的误解和冲突,将足以改变交流本身。那么,冲突过后是什么?
在这期《边走边唱》的双语节目里,中美历史上的I6'抗美援朝战争"是嘉宾林连昆先生这一代中国老人不得不回忆的。
当来自美国的Ted老先生说起他那个年代正过着平静、闲适的家庭生活,流行唱着"Love Me Tender"(《温柔地爱我》);林连昆老先生却激情满怀地说"我们当时最喜欢唱的是战斗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此时,一个巨大的差异出现了。主持人张蔚瞬即抓住并放大这一"差异",将其上升到了"冲突"--主持人发动现场观众用掌声鼓励仍在激情回忆中的林老先生继续唱下去,现场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林老先生唱着唱着,唱到"中华好儿女,卫国保家乡……把那美国佬都打倒",不禁举起手臂,向身边那位美国嘉宾Ted做了一个"开枪"的动作(现场轰然大笑起来,中国观众更加热烈地鼓起掌来)。
主持人马上意识到中美历史文化差异的对照,而此时嘉宾情绪的冲突已经导向了一个高潮,主持人立即在掌声中引导嘉宾:"这是历史啊,林老和Ted,握个手吧!"(中、美两位老人的双手紧握在一起,微笑致敬,令现场再一次爆发出热烈持久的掌声。)
在这个节目片段中,主持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之间的交流,能充分重视观众的存在和反应,善于制造、善于引导并善于解决跨文化冲突,每排除一次障碍,意味着一次文化理解与融合的出现,于是节目就有了一种东西方历史的交融感,最终让中外观众达到了一种共识。该节目制片人宋民说:"冲突是表象,交融是目的"①。
从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双语播音主持创作所特有的的跨文化性,是一个天生的制造冲突话题的因素,我们不仅要挑起一个个冲突,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个冲突,波澜起伏,节目才会好看、耐看。主持人通过引导差异、冲突,使之热烈交锋,再达到冲突的解决,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在一轮又一轮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吸引着中外观众的眼球,开拓着观众的视野。
这个意义上说,"冲突是表象,交融是目的"才是我们在节目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跨文化创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