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要不要用?如何用?双语符合语用规范是创作的大前提。
比如台湾当红娱乐谈话节目《康熙来了》由两位主持人用汉语主持。节目邀请嘉宾孙燕姿来的那一期节目里"双语"出现的频率很高,常常在一句话里突然进出一两个英语单词。比如一人调侃说:"Ok,我baby时候很胖…我的歌迷都是gay……"另一人接着说:"你哪有歌迷啦?我的fans都是,Ok?……""你喜欢看书,他(孙燕姿的男友)喜欢culculate,……"汉语里不但夹杂个别英语单词,还大量使用欧化句子,多数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英汉夹杂的随意性,非常不利于汉语的净化和双语播音主持的规范化。
双语的语用规范就是--为顺应与外国嘉宾交流的需要,顺应目标受众的需要,在不得不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的时候,双语才必不可少,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
当前内地广播电视节目语言也出现了这样的语言滥用之风,汉语主持的时候去追求"异国韵味",汉英夹杂;有的甚至还把英语押上了韵:"本人今年刚twenty,有幸进入university.考试只求sixty,没钱只管求daddy.生活本来就dry,何必整天去busy?"其充其量不过是夹杂英语、追欧化、赶时髦的一种低层次炫耀,一种殖民地文化心态,有失双语规范标准,这所所谓的"双语"完全背离了创作的大前提。
殊不知,汉英夹杂的句子"语域"较低,是生活中"混合语"的传播,尤不能出现在大众传播领域。陈耀南教授在《歪风卑格,中英夹杂--鸡尾文体的检讨》一文中指出,中英混合文是殖民地教育下产生的"怪胎",是"文化自卑感"导成的恶果。内地的双语播音员主持人不能放松语言的纯洁性,更不能以此为新鲜和时髦大肆追捧。
年4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广播影视要坚持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帮助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掌握和规范使用标准普通话。节目主持人必须使用普通话,不要以追求时尚为由,在普通话中夹杂外文,不要模仿港台语的表达方式和发音。,真'通知"为双语播音主持的规范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双语播音主持语言有失规范的现象,是伴随着中外受众无奈的宽宽容度而存在的。不要认为双语播音主持有一定难度,或者双语播音主持人才难求,就可以一味降低对双语规范性的要求。
当然,由于双语播音员主持人在运用母语思考问题的时候,外语很可能会干扰他们的思维,甚至可能造成逻辑混乱,自己的母语表达会有明显向外语迁移的倾向,有时甚至出现外语语法结构套用的母语的表达方式,很容易生思维和语言表达上的混乱。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确立规范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传播责任感,发挥语言示范作用,确保双语转换时,母语转换成外语要符合外语规范,外语转换成母语要符合母语的规范。
双语有规范,创作才有自由。只有达到有声语言的规范性才可能完成作,进入双语播音主持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