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双语感知的触角就是指对双语词汇与非语言符号的文化感知觉。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看,双语转换成功与否,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对两种语言符号的文化感知是否灵敏。
.触角之一:对于双语词汇的感知
双语词汇的感知主要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附加上的具有强烈民族主观感情色彩特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交际文化学称之为对文化附加义的理解。毋庸置疑,播音主持过程中,双语在词汇文化附加义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流双方误解与冲突的一个敏感区。
比如英语cricket,译成汉语就是"蟋蟀".这个词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带着迥然不同的文化情感和民族审美心理,汉语文化中"蟋蟀"的呜叫烘托出"蛩唱如烟波,更深似水寒",渲染的是忧伤凄凉的气氛,给人孤独和寂寞感;英语里cricket却意味着快乐的小昆虫,尤其在圣诞夜里听到它呜叫的人将会有好运,它传达给人的是幸运和欢乐的感受。
"西风"( west wind)在汉语审美概念里都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空对西风老泪滂"之类的形象。自古以来,"西风"成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而在英语中恰恰相反,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不同,西风是无比美好的,它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预示着蓬勃的希望和力量……
这些都是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双语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必然会产生的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感受和联想意义。从词汇学角度又称之为非理性意义。这些非理性的词汇常常导致双语意蕴不对称,而且在双语播音主持创作时我们无法避免这些词汇,无论是把英语转换成汉语,还是把汉语转换成英语,双语转换之前必须理解母语里的这一个词在外语里所承载的全部文化信息量,以便正确传达各自的文化内蕴。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感受同一词汇的文化差异和不同魅力,培养灵敏的"双语词汇感知"能力,开阔自己的中外文化视野,才能做到双语转换游刃有余,临场应变如鱼得水。
.触角之二:对于非语言符号的感知
语言的文化差异不但明显地体现在词汇中,还隐含在语言系统的非语言符号中,萨莫瓦以及国内外大多数交际学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0-/0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①播音员主持人的仪态和举止所表露出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的信息量,并且在谈吐中也含有大量的非语言行为的副语言信号,例如,语调、停顿、沉默、笑声和交谈中的话轮转换等等。非语言符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有研究表明,反映态度的言语只占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②
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特点出发,我们将非语言符号粗略分为四类:
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流信息。
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turn-taking)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
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体距、座安排)、时间信息、演播室内装饰、灯光、颜色、标识等等。
非语言符号反映一个长系即是非标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在一般情况下对语言起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重复( retepeating)、补充( complementing)、代替( substituting )、否定(contradicting)、调节( regulating )和强调(accenting)。在某些国际性话题的谈话节目里,主持人对非语言符号的跨文化差异敏感度高,运用恰当,非常有利于活跃节气氛,推动节目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