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一个案例。中央电视台每逢中秋传统节日都要制作一场双语晚会,每年这一天,海内外炎黄子孙无论在世界各地、天涯海角,传统意识里都要借明月来寄托相思情。中秋双语晚会的观众有海外华人和华侨,他们身处跨时空和跨语言的国际化背景,却心系祖国大陆,这份中华情来自对家乡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内地观众对于这个不亚于春节团圆气氛的传统节日晚会更是充满期待;还有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观众。此时,这些海内外观众必然希望选择一场双语晚会,通过双语跨越语言的障碍,跨越时空的距离沟通情感。于是,晚会面临一个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国际化和本土化似乎是一对矛盾,但是2005年的中秋双语晚会很好地把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在一起,反倒显得别具一格。
一方面,晚会选择CCTV-1综合频道、CCTV-4国际中文频道和CCTV-9国际英语频道双语同时向全球100多个国家播出,足见频道力量之大,双语国际传播之广。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中央电视台国际英文频道、香港电视台、台湾电视台和直播地的武汉电视台,共五位总主持人汉语、英语组合式双语主持,足见阵容之大,代表性之广。
晚会非常注重挖掘中国的传统民俗---"中秋"情境和地缘情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黄鹤楼"和"水"都具有离别的意象,舞台大胆设计,营造一池秋水和一轮圆月。在这样一种思念意境中,主持人林栋甫端坐于小亭、一袭长袍、一壶温热的黄酒、、一曲古筝春江花月夜》,抒怀追思,"双语"挥洒,气势不凡,衔接着晚会的每一个章节。五位总主持人双语搭配组合,英语、汉语转换衔接,或温婉华丽,或浓烈激荡,对这一传统文化现代情感的延伸,既不失中国本土风格,又兼顾了海内外观众的审美情趣,一举夺得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白金奖",获得了国际上的普遍赞誉。也许正应验了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国际化只有在本土化情境中产生。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是全球化传播实践中最难以摆脱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找某种可伸缩的空间,也就是--创作观念国际化,实际创作本土化。
无论轻松的文艺节目,还是严肃的新闻节目,观众的文化认同感首先是源自本土的,这种认同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地观众在"9?1 1"事件中看到的电视画面大致一样,而对世贸大楼倒塌的反应却不相同?西方国家都认为这是恐怖分子所为,纷纷表示谴责,但亚洲一些国家不少观众却为这场袭击欢心鼓舞,因为观众的情感审美是本土的,是从属于国家和民族的。
正如霍尔( Hall,1973)提出的文本多义性(polysemy)的概念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文本可以引发多种解读:顺从式解读、对抗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在文本创作趋于国际化时,受众归属于不同的"诠释性社群",一个电视文本在观众中通常会受到各种不同的诠释。娱乐节目也是如此,比如"真实电视"这种节目形式为了加强吸引力,不得不按照各个地方的品位作出调整和改编。美国的《幸存者》( Su virvor)节目,在中国被改编成另一个游戏节目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价值观,而不是崇尚美国的"残酷竞争、适者生存"的价值观,甚至还增添自己意识形态的色彩,增加"体验红军长征"环节。还有《百万富翁》在香港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本土化,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都是有关香港和内地的常识问题。另一个英国问答有奖游戏节目《薄弱环节》(The –Weakest Link)由于香港观众不喜欢英国女主持人严肃的表情,这节目也经过了本土化改造,主持人变得笑脸迎人。看来,改造或减少外来文化的相异成分,满足本土观众的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创作才能得到认可。
因此,强调本土化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双语化的前提。国际化和本土化是双语化的两个端点,只追求国际化或只顾及本土化都不能体现双语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