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我们看到在央视《对话》的那期《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节目里,为了和外国嘉宾直接、有效地沟通,主持人不得不用英语和嘉宾交流,以利于嘉宾畅所欲言。
双语播音主持的语言绝不是双语夹杂滥用。如果英语不规范,句子中不时夹杂汉语,可能让外国嘉宾错愕,影响进一步沟通;同样的道理,当主持人与中国嘉宾或观众沟通,就应适时转换成规范的汉语,以便让中国嘉宾各抒己见,汉语中夹杂英语的随意性,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同时还影响意的清晰。比如"我有一个最大的regret(后悔)","踢ball(球)","你call我(你打电话给我)"……此类汉英夹杂的句子、词汇,生活中听起来都会觉得别扭,不伦不类,更何况出现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不能明白,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双语夹杂的现象有失规范,不属于双语播音主持的范畴。
一个节目啼运用双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随意的装饰,不是播音员主持人双语能力的一种炫耀。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是标准双语的汇合体,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在视听媒体传播中显然具有广泛深入的语言影响力;在语音、语法、语汇、修辞、语用等方面极具示范和表率作。规范性是双语播音主持创作的起点。
双语规范性包括两个层面:
语音、语汇和语法的规范符合双语各自的标准。
双语符合语用规范。何时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双语转换"要求规范,它和"双语随意夹杂"有本质区别。在创作中要正确、得体、时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和外语。
双语规范性作为双语播音主持的主要特征将在"创作特征"中做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