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传播领域,如果按语言传播形式来划分,双语可分为三大系列:有声系列、无声系列、有声与无声系列。
有声系列主要以双语的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如:双语播音主持艺术和双语表演艺术。双语有声系列在广播电视双语节目里最为常见(即本书要深人探讨的双语播音主持),在一个节目里有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有声语言创作;一个或两个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交替表达不同内容;又如有声系列中的双语表演艺术,演员用两种语言进行对白,如200 1年中央实验剧院在北京上演的世界名剧《玩偶之家》,使中外观众感受到了汉英双语演出的独特魅力。
无声系列主要指以双语的文字符号为传播手段,这种形式在广播节目中;可能存在,而常常以书面形式出现。据2003年1 2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北京延庆县很早就出现了清代"双语教材",汉语词语都有英文对照,英文的读音用汉语同音字注读。不过,现在双语无声系列普及面很广,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多见于书籍、报刊、杂志,如《英语世界》杂志,《北京青年报》的周日版《双语窗口》等等,有很多英汉对照的散文、漫画赏析和短新闻。当然,这种形式还出现在影视剧(尤其是港台影视剧)字幕上,影视屏幕通常用英语和汉语双语字幕共同表达同一台词内容。
有声与无声并存系列主要是文字符号和有声语言以双语形式出现,在当前的电视双语节目中并不少见。一般而言,电视语言专指有声语言、字幕、体态语和副语言。电视字幕和有声语言以双语形式出现频率相当高,比如,通常我们见到的国内译制片或国际新闻采访同期声,它的有声语言是英语(或其他外语),同时在荧屏最下端滚动出汉语翻译字幕,同步播出。不同形式的两种语言同时表达同一内容,就是常见的有声与无声并存的双语形式,它可以使信息的传达更清晰,方便中外受众理解。
就整体而言,字幕的功能和有声语言的功能具有一致性,但是文字只语言的空间形式,在传播中我们不能将其作为有声语言的简单替代,必须兼顾受众的接受心理,因为翻译字幕的流动性使受众在接受心理上产生"过时不候"的时间强迫感,在心态上不能像阅读静态文字那样从容、自由。所以,翻译字幕应该是有声语言的动态补充,其动态节奏必然与有声语言同步,与受众接受程度同步。目前,这种形式在我国电视双语教学节目里、各级电视台国际新闻节目的采访同期声里,以及引进的外国原声电影和电视剧中运用得最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