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界一直坚守斯大林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作为定义,这是不全面的。工具,是一个譬喻,无法成为科学判断。工具,是人之为人的"身外之物",同人的思维、交际和传播行为不会融合。语言的文化内涵、精神境界、意义认知、审美意识,是任何"工具"所包容不了、指使不动的。现在,-般说法又加上"文化的载体",也不能显示语言的深广内涵。我们提出:"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这个命题,回归了语言本体,揭橥了语言实质,进入了人类精神,触及了神经系统,显现社会语境,厘清了历史轨迹。应该说,语言反映了个体的人生观,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行为举止,礼尚往来,都表达了"言为心声"的民族传统观念既没夸大,也没贬低。"口耳之学,幽眇难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本体的这种随机性、即兴性、主观性、任意性,参与社会语言共同体平台的搭建和互动,虽被规范制约,却自主性极强,这是不能完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也是不能完整无缺地照样翻译出来的,更是不可模仿和重复的。任何一种语言,肯定映照出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满足着该群落前行的共同期盼,推展着该民族过去的模糊界定,发现着该民族未来的憧憬蓝图。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混沌史、启蒙史、开发史、成熟史,现在仍然活跃着的强势语言,尤其存在着扩展史,保有它们的吸引力和话语权。那些衰落的、消亡的语言,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也有它们的萎缩期、衰亡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无论哪种语言,它的背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沧桑。也就是说,语言之下,或者语言之中,那千丝万缕的枝蔓,那丰富多彩的图景,那深邃广远的路径,那奔突涌动的血脉,如果不是浸润其间,-耳濡目染,很难领略,更难传承。特别是有声语言的表达,时时处处都隐藏着求知成分,字字句句都包含着习俗积淀。不要以为懂某种语言,能够听说读写,就是掌握了该种语言,不对!那只是皮毛!因为,那思维方式、词语系列、表达诀窍……都还需要更为深刻、丰富的交互转换,都需要更加艰苦、长久的全面体验!否则,就会出现"肚子里有一枝竹子"(胸有成竹)那样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