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布莱特:那时我刚到联合国。我的一位前任金,帕特里告诉我,"人们会很注意您的穿着打扮",所以我就有理由买新衣服。那个蛇形胸针我很早就有了,它也是我的
收藏品之一。从那以后,我觉得用胸针来衣表达自己的心情非常有趣,别的书好像还没有提到这一点,而我在我的书中则有描写,有机会的话,大家不妨看一下。
没想到大成布莱特没有详细描述有关蛇形胸针的情节,只说在自己的新书中能找到答案,没有如杨澜所预期的那样就故事情节展开讲述。
杨 澜:看来您已经为您的新书做促销了。那么,您今天的胸针可以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
主持人的追问很聪明,放弃 "情节",抓 "细节",她早巳敏锐观察到大成布莱特的胸针上的变化,于是从这个点上再继续追问。
大成布莱特:眼下正是春天,这是个珊瑚胸针,我觉得那是种"
中国红".
终于大成布莱特借用珊瑚红胸针,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友好。恰到好处,主持人追问成功!
这里,"胸针"就是非语言符号的一种客体语言( object language)。在西方文化里,"蛇"是邪恶与狠毒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里"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和欢乐。杨澜敏感于"胸针"这个"无声的细节"在东西方文化内涵中的差别,并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一点变化,可见,杨澜
双语感知非常灵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深入了话题,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
播音员主持人灵敏的双语感知,犹如一对强有力的"触角",时刻保持语言与文化的警觉,有助于我们随时触动文化的神经--传导中外差异--调。语言航向,一触即发,便可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