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还会有人说,"播音员主持人就是没有双语能力,依靠翻译或者同声译也可以完成交流".此话不假,我们常常能看到主持人戴着同声传译耳机主持节目。
比如,在谈话节目中,谈话是一种实时"交流"状态,主持人说什么?如何说?何时说?他(她)的"表达"能力是建立在"倾听"能力之上的。果主持人不具备双语听知能力,只能通过翻译才能和外国嘉宾、观众进行交流时,问题就出现了:
与外国嘉宾对话时,外国嘉宾的语气不同、伴随的体态语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很可能别有意味。比如,说得短促有力,那就很可能传达说话人的的厌烦和愤怒;如果音拖得较长并伴随克制的音高,那就显得特别富有威胁性;尤其是外国嘉宾说话时表情、手势非常多,含义也非常丰富……这些细微的差别,同声翻译无法全部传达到位;即使传达到位了,翻译传达速度睦的滞后性,又可能导致传达不够及时,翻译员滞后的声音与嘉宾伴随的体态语不同步,甚至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只有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双语能力,才能心领神会,主动驾驭现场变化。
霍尔的编码一解码理论有一段经典表述可以对此给出一个解释。霍尔在《编码一解码》一文中指出,意义的产生和解读是两个相互联系但不同的过程,受到各自话语环境的限制。阅听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认为文本的制造者希望表达的意义就一定是阅听人接受的意义。
也就是说,即便翻译或同声传译忠于原始文本,严谨直译,翻译涉及的原头语言(original或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言(target language)之间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西方学者纽马克( P.Newmark)比喻外语的翻译犹如通过了望镜来观察一种外国语言①。翻译总是要受到译者主观条件和两种语言客观条件的限制,翻译不管水平有多高,只能尽可能地接近源头语言,而不可能把原意和神韵完全传达过来。大家知道,汉语诗歌的格律为"平仄律",英语诗歌的格律为"轻重律".英语是一种不"上韵"的语言,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互译转换,意象是可译的,韵律是不可译的①。如果主持人完全依同声传译耳机,或者完全依赖随身翻译人员的转述,那么信息始发者、翻译员、主持人三者之间个体差异导致的理解和表达上的偏差也会时常发生。
而媒体的权威性在于信源的提供者、消息提供者必须是当事人或目击者,或者是事件的最后认定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始终要掌握原始信源②。尤其在国际突发事件的新闻直播中,无论是在演播室还是在新闻现场,新闻主播或主持人的双语能力可以解决紧急情况下抢新闻语言工具不够用的尴尬局面。
新闻的实效和深度越来越要求主持人具备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来不及等待同声传译,新闻的突发性更不可能随时随地带上翻译员,即便有如此条件,所有通过翻译员过滤出的信息,在时间速度上,在意思的沟通上,还可能受到局限,最终第一时间又快又准地理解信息的人,就不一定是拥有话语权的新闻主播或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在《前沿故事》中说,新闻主持人的生命力在于对许多事物,特别是对众多新闻背景的长期跟踪和掌握,在于用最快速度,利用最多信息,得出令人信服、于人有益的分析和判断,更在于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头脑……何来最快速度?最多信息?面对国际突发战事新闻的连续报道,面对国际政要、高端人物的成功对话,不得不承认,水均益的双语能力是绝对突出的一个因素。
随着中国媒体的开放和交流对象的扩大,我们要利用新闻来宣传中国形,争取在第一时间报道,提高中国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有声语言传播者的隐性"双语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而面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闻当事人或目击者,连线对话、即时评论,"显性"的双语能力,是新时期媒体是否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