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闻媒体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新闻类节目一直占领着电视屏幕上的重要位置。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也迫使新闻节目主持人频频出镜采访,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采访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惟其如此,新闻采访才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对象。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主持人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该说,电视新闻成功与否,与新闻节目主持人出镜现场采访、报道的表达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口头报道。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直播形式播出的现场报道是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报道形式之一。与其它报道形式相比,现场报道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它把电视媒介的新闻传播属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将媒介对事件的记录功能完全地展示出来,从而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更是把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推向一个顶峰,我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改进,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采访中,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我认为,用这句话去理解现场报道中主持人提问的作用,真是入木三分。在采访中,要能做到“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确实是一件不易之事。这也足见提问技巧的重要,尤其是现场采访,提问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着采访的效果。
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做出的采访报道却是这样的:因时间紧急,提的问题不是太一般,就是太乏味,不精彩。结果,到了报道剪辑之中,往往就被删掉了,而近期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出境采访出现的采访败笔现象更加值得引人深思: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举世瞩目。地震灾区,随即成为媒体聚焦的目标。抗震抢险与新闻报道几乎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直播”抗震抢险。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新闻媒体功不可没。纵观汶川特大地震的新闻采访,无疑有诸多值得汲取的教训,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体现出更高的“人文关怀”。
一、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体现出更高的“人文关怀”
关于新闻采访,学界给出的定义五花八门。其中,美国学者肯·梅茨勒教授给出的定义颇具代表性:“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
按照这个定义,记者与采访对象一问一答,是采访的基本形式。显然,这是就常态采访而言的。特殊情况,譬如特大灾难的采访,被采访对象生命极度虚弱、抢险人员非常忙碌、地震经历者“往事不堪回首”,不仅给记者的采访增加了难度,而且是对传统新闻采访定义的一大挑战。在肯·梅茨勒教授看来,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才是采访的最终目的,记者不是简单的问话机器,而是在代表背后的读者和观众采集信息。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新闻采访过程中,有些采访方面的败笔,遭到舆论的批评。首先来看“越位式采访”:
(一)越位式采访
“越位”一词本是足球上的专业术语,后被借用到其它领域。本文作者认为,所谓越位式采访,系指记者的采访活动超出了新闻伦理的底线,记者以一种不恰当的角色,强行索取信息。
越位式采访现象,通常存在于在特大自然灾害的特殊环境下。特大的自然灾害之后,抗灾抢险重于一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抗灾抢险的时效,成为一对“冤家”。个别记者为完成报道任务,在采访时有所越位,其自己未必意识到这种采访的危害。惟其如此,越位式采访更应引起重视。且看两个地震新闻采访的例子。
有一个女孩儿刚刚从废墟里被救出来,说不出话来。医生说她有心力衰竭的迹象,需要马上急救。这个时候,某电视台的记者居然把话筒对着女孩儿反复问:“你现在有什么感想?”以人为本,其最精神内核是尊重生命。是被采访对象的生命重要,还是新闻信息的采集重要,与其说是媒体和记者的选择,不如说是受众的选择。“当采访工作与人的生命权发生冲突时,应放弃新闻工作者一贯坚持的‘新闻本位’的新闻价值观,这时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应集中体现在对大众生命权的负责上。”同理,受众的知情权可以稍稍延后,而被抢救出来的女孩的生命安全,刻不容缓。记者的采访和医生的救治“争分夺秒”,所获取的新闻信息越多,对被采访对象的生命威胁越大。
CCTV记者许波在直播时进入手术室,采访采访即将要进行手术的已消毒完毕的医生,将其手术衣污染,医生怒不可遏,喊道:“你把我搞脏了!”许波依然不走,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徐波代表的是亿万电视观众和电视直播的正常进行。站在记者的立场,其采访无疑非常敬业。怎奈这种采访的“成功”,牺牲的是手术医生的手术时间和病人的生命。这样的采访活动,已然越位太多。除此之外,越位式采访,还表现在对抢险的军人和志愿者的现场采访。有位被采访的军人大声说:“我不想说。”这个有声的抗议,无疑是对越位式采访的抗议。越位式采访,表面上看记者也是在代表其背后的受众提问,实质上是记者自私的表现。新闻采访,当坚持“有所抢,有所不抢”的原则。
(二)极限式采访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衡量一个记者的标准,首先看他(她)会不会采访。采访有度的要求。这个度,又是多维的,既包括记者提问的时间限度,也包括话题的范围限度,还包括被采访对象能够容忍的限度。适度的采访,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进而取得较为理想的采访效果。超出这个度量的范畴,属于极限式采访,受伤害的往往是被采访者。
在大地震采访中,极限式采访的例子屡见不鲜。某电视台曾播出一则报道。记者问一个被压着的男子:“你是哪点遭压到了呢?”被压男子:“全身都遭压到了。”(只露出个头)记者:“那么,你现在还能呼吸不呢?”男子:“还能微弱呼吸,你快点喊人来救我嘛。”
记者希望被建筑物压住的幸存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被困者希望记者能够通知救援队尽快解救自己。当事记者的采访,是建立在被困者的险情尚未排除的情况下。再问被采访对象还能否呼吸,已经纯属多余。不停地和被采访对象交谈,记者耗费得起时间,被困者却实在不敢恋战。一句“你快点喊人来就我嘛”,显然是被采访者终止采访的“逐客令”,从一个侧面表明极限式采访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再看一个极限式采访的典型例子。
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后的陈坚,身体已经严重虚弱。四川电视台某记者却不停地和他说话。为了配合直播,还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陈坚说话。记者的现场煽情,使陈坚的情绪一直处于非常亢奋的状态。当他被救出时,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最后离我们而去。
陈坚离开人世后,网上对采访他的记者批评很多。在记者看来,和陈坚聊天,鼓励他活下去,是在尽起码的人道主义义务。然而,因为记者缺乏医学常识,导致动机和效果无法统一。究其原因,在于当事记者为挖掘新闻,不惜耗费身体极度虚弱的被采访对象的有限的精力。最终,虽然记者和陈坚的对话被当作宝贵的视频资料广为传播,而受众分享这一信息的代价是陈坚的生命。超出生命极限的采访,显然是地震采访中最大的败笔。
极限式采访是新闻记者的禁区,不能涉足。这是因为,“人的一切权利,包括劳动权和休息权,均以生命权作为前提。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人都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请自我检查一下我们的报道,有没有对生命的轻视倾向,有没有对死亡的麻木?不论使用多么革命的语言、多么富于情感的语言来描写死亡,在和平时期,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理由凌驾于人的生命之上”。
(三)求真式采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采访活动收集信息,同样以信息的真实性为前提。但信息的真实,需要记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进行甄别,而不能苛求被采访对象说实话。
在特大灾害采访中,为了追求采访信息的“绝对真实”,记者刻意“求真”,可能显得相当残酷。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有禁忌。作为记者的提问,言语的得体与否,关系到采访的成败。
“求真式采访”,即是记者直接要求被采访者说如实以告。这种采访,流露出记者对被采访对象的不信任感,容易形成对方的逆反心理。如果被采访对象是受害者,再不依不饶,穷追不舍地追问,只能表明采访者的采访水准有待提升。四川台一位女记者采访一个男孩。当时,这个男孩的哥还被压在废墟里。她问男孩:“哥哥还会回来吗?”男孩回答道:“会回来。”记者继续追问:“说实话。”也许,除了这个出镜的记者,没人希望这个男孩回答自己的哥哥不会回来了。记者的“较真”,不仅违背了这个男孩正常意愿,同时也伤害了电视观众的感情。莫非,只有被采访者告诉记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哥哥不会回来,让他再痛哭流涕、悲痛欲绝,才能达到当事记者采访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有时候,过于“求真”,近乎迂腐。记者的求真采访,也当避讳追求这种低级的“真实”。
成都电视台某记者到都江堰聚源中学采访收到保险公司3万元死亡赔款的家长们。该记者竟然问一位家长收到赔款时的心情如何,高兴不高兴?
此外,一位老太太家里的平房倒塌,收到保险公司500元赔款。那个记者又去问别人,这笔钱作用大不大。
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伤痛,是任何金钱都无法弥补的。保险公司及时赔付受灾者相应的损失,3万元的意外死亡赔偿金,对家破人亡的学生家长而言,是一种有限的补偿。试问,有哪个父母愿意以这笔钱换取自己孩子的性命?高兴之说,显然是记者臆测的“真实”心情。后一个例子,500元的财产损失赔偿金,和老太太家的平房倒塌相比,仍不成比例。这笔钱的作用肯定有,对修缮房屋,还是杯水车薪。记者的这种“求真式采访”,渴望被采访者满脸喜悦地告诉他们很高兴,可见是步入了误区,因为这种采访本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真实的误区”。
(四)逆向式采访
特大地震造成将近7万人死亡,近两万人失踪,许多人家破人亡,抱憾终身。精神方面的创伤,在很长时间里难以愈合。这对地震采访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不能强迫被采访者回忆地震遇险期间的特殊经历。每一次回忆,对于包括采访者在内的人来说,是在欣赏一个惊险的故事,而对被采访者来说,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这种专揭伤疤的采访,需要被采访者按照逆时针方向去叙述悲剧发生瞬间的遭遇。这样的采访,可以称作“逆向式采访”。逆向式采访,同样是一种变相的噪音。
在地震中,女民警蒋敏失去了父母和女儿。在接受CCTV时,某记者问她在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工作?最后的问题竟然是:“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女民警被问的离开帐篷,悲伤的话都讲不出,很快昏倒。
时光不能倒流,有些伤心的事,也不愿轻易回想,毕竟人更希望看到光明的未来,而不是生活在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之中。而采访蒋敏的那个记者,问蒋敏会不会触景生情,恰恰是以逆向的采访问题,勾起她对失去的亲人的联想。蒋敏的昏倒,给地震采访的逆向式采访亮起了红灯。但是,这类采访模式,并非孤例。
重庆卫视播出的《妈妈不哭》专题,主要是采访一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和在地震中刚刚生下小孩的母亲。有位女记者去采访一位在地震中流产的高龄产妇。
记者:您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吗?
产妇:是的。
记者:你想过为你的孩子取一个什么名字吗?
产妇:没有,我不想想这么多。
(画外声:因为是高龄产妇,她已经不能再生育了)
记者:你老公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
(画外声:流产的是男孩)
明明是希望妈妈不哭,该节目的实际效果则背离了专题名称,不把被采访对象问哭不会罢休。因为地震,导致孕妇流产。记者的采访,追问被采访对象是否给孩子起过名字,问她的丈夫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每一句提问,都迫使这位妇女回想起过去曾经的憧憬和幸福。显然,逆向式采访不适用于特大地震之类的灾害性采访。
(五) 装傻式采访
在采访教科书上,斯诺的“错问法”,堪称经典。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有一种装傻式提问,为让被采访对象说出某句话,记者故意明知故问。这种采访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遗憾的是,这样的装傻式采访,在地震采访中,时有发生。
案例之一:来自重庆的一家4口人,开着车子赶赴灾区灾区群众送食物。途中,CCTV记者采访这家人。最后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他们需要这些吃的吗?”重庆市民给问愣住了,隔了几秒钟才说:“需要!”
案例之二:有个记者问挖掘者:“你现在挖出一个人来了,是什么感受?”
结果,那个人悲恸地说:“还是不要讲了,因为,因为……”(已经遇难)
记者到处问:“你是什么感受?”
地震刚发生的那几天,灾区最短缺的是食品和饮用水。给灾区送食物,可谓雪中送炭。记者问灾区需要这些吃的吗?这样的采访,是真傻还是装傻,不得而知,但让被采访者和观众大跌眼镜,却是无疑的。志愿者能救出活的被困者当然高兴狂喜,救出来却没能活的,肯定难受得要死。明明救人者已经无比内疚,而记者的装傻式采访,更刺痛了被采访对象的自尊心。装傻装错了场合,收到的采访效果大相径庭。
纵观汶川特大地震采访之“失”的根源,归根结底源于记者对(广播电视报道)同期声或(报纸报道)直接引语的误读。为了再现地震救灾现场的真实感,将新闻媒体追求的“用事实说话”,异化成用同期声和直接引语说话。为此,不惜违背新闻伦理,和救援者抢机会,逼被采访对象说话。采访中片面追求“有声语言”,希冀以此填充电视直播的时间,填补报纸的版面,却给整个救援添了乱,伤害了被困者的感情,乃至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地震采访中的失误,有待进一步的总结并铭记。
二、特大灾难采访之道——此处“无声”胜有声
新闻采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一个富有经验的采访者,必须广泛了解心理学的知识,能够适应采访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采访策略,以变应变。就特大灾难的采访活动而言,更是一项高智商的劳动,需要采访者具有丰富的采访心理经验,以应对各种特殊的采访对象。
凤凰卫视记者陈晓楠在北川中学临时授课点采访时,曾触及到孩子们的心灵伤痛。这位记者在灾区日记中予以了反省:“是啊,我该问吗?我怎么能问出口?”在她看来,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
的确,汶川特大地震采访,无论是采访的事件还是对象,均与以往的采访有很大的区别。常规的采访技巧,已经很难适用,客观上要求采访主体自觉地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被采访对象考虑:如果是自己的家人危在旦夕,需要保持有限的精力;如果救援者争分夺秒抢救的是自己的家人,我们还会忍心占用宝贵的时间,让死神威胁他们吗?这显然是需要现场记者必须时刻扪心自问的。
如何做好特大灾难事件的采访,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话题。笔者的建议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当是这类采访的首要原则。采访中的“此处无声胜有声”,并非取消记者的提问权,更不是用哑语来采访和报道,而是尽可能做到惜言如金,用最少的提问,捕捉最多有报道价值的信息。
(一)用眼睛采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交际的工具。聪明的眼睛会说话,聪明的记者当然也要善于用眼睛采访。“记者只有在现场中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事物,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所蕴含的更深的新闻价值,才会写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地震灾区的采访,记者不是主角,采访活动应尽可能克制。此时的记者,可以当旁观者,可以适当地以提问的形式采访,但要用眼睛观察,以自己发现事实为主,而不是问出事实。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问”只是医生“采访”的四种方法之一,问排在第三,足以证明问不是最关键更不是获取信息的惟一途径。记者的提问,同样是采访的一个环节。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离不开记者的观察。我国名记者之一的纪希晨先生也说过:“在许多场合下,连口问、耳朵听都闹不清楚的东西,许多说不清楚、听不明白的问题,到现场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学会用眼睛采访,需要记者细心观察,用自己的眼见向外界报道。即便是对声音要求较高的广播电视媒体,其记者的采访也要尽可能使用自己,然后再用自己的嘴巴来报道。对广播电视记者而言,此处的“无声”胜有声,主要指直接提问的最小化。
(二)用肢体语言采访
按照勒温(K·Lewin)心理动力场的观点,人的行为是遵循B=f(P·E)公式进行的。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环境在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有必要主动地对采访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通过这种无声语言来消除被访者紧张抗拒的心理,同时也体现对被访者的尊重。”
无声语言采访,除眼睛外,还有肢体语言的采访。许多时候,记者的一个肢体动作,譬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眼神,等等,对被采访对象来说,同样是一种提问。肢体语言采访,在常规采访中居次要地位,而在非常规采访中(如特大地震的现场采访)则可能跃居主要地位。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含表情语言),对采访对象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对于有声采访,肢体语言的采访,具有更多的细微性。比如,报道一个体质极度虚弱、正在接受治疗的伤员,记者的一系列肢体语言,既可以抚慰伤者,又能够赢得观众的好感。观众看电视,未必一定要听到太多的同期声,记者的解说和主持人的话语,以及专家的分析,都可以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现场同期声,能采集到当然更好,不能采集到或者不适宜采集,并不会对电视直播造成太多的缺憾。相反,靠牺牲他人利益获取的同期声,才是最昂贵的信息。
新闻采访也要恪守人文关怀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亦即,“对采访对象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体现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同情。做到这一点,尽量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采访原则,少留遗憾给历史。
三、在采访现场还应把握好“催哭技巧”的慎用原则
在去年奥运会期间,出现过许多感人的场面。那些夺取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喜极而泣,而那些卫冕失败的运动员则抱憾痛哭,电视屏幕上充满着哭泣的画面。
仿佛是为了配合电视镜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向一些运动员提出“催人泪下”的问题。一些运动员不愿意在镜头前流露出内心世界,但是记者紧追不舍,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催泪弹”性质,最后让运动员不得不在镜头前痛哭流涕。
在奥运会开幕的第一天,有可能成为卫冕冠军的十米气步枪运动员杜丽,意外失手,没有得到任何奖牌。在奥运会场馆外面,记者步步紧逼,希望这位内心痛苦的运动员在镜头面前表演流泪的场面。杜丽好几次忍着泪水,不愿意配合“表演”,可是记者不依不饶,用夹带着哭声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动员”这位运动员哭出来。最终记者“催泪”成功,运动员与记者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意外失手之后,记者似乎发现了催泪的机会,于是步步紧逼,最终在运动员大巴车上捕捉到了泪流满面的感人场面。
不能说这些记者不敬业,也不能说这些记者心存恶意。在赛场上失去宝贵的机会,对运动员来说当然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正因如此,记者从技术的角度询问失利的原因之后,不应该借题发挥,询问一些情感上的问题。没有获得奥运会的奖牌,运动员当然痛苦,想起那些满怀期待的亲人,回想教练员和领导的精心培养,运动员当然会产生愧疚的心情。但是,给运动员以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的记忆,是记者的良知所在。不要为了捕捉感人的画面,而故意催人泪下。
从记者的“催泪”采访,我们不能不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记者仍然缺乏职业意识。记者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必须站在新闻现场,向读者和观众客观地报道所发生的一切。假如记者痛哭流涕,或者泣不成声,那么,不但会影响信息的发送,而且会“感染”现场的被采访者,从而使记者的采访变成了舞台表演。过去我们总以为只有电影演员才有程式化的表演,现在发觉记者采访也有程式化的问题。在运动员比赛结束之后,记者会凑上前去,询问运动员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如果运动员获得了冠军,那么,记者预想的答案是“很激动”;如果运动员没有获得奖牌,那么,记者就会千方百计地让运动员做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然后用不痛不痒的安慰结束采访。这样的采访,不但是对运动员的折磨,也是对观众和读者的折磨——记者没有意识到,观众和读者更希望看到或者读到的是冷静的技术分析,而不是泪水。
有人说记者是一个进入门槛非常低的职业,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记者。这样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是,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根本原因就在于,记者经常在采访报道中提出一些非常“弱智”的问题。记者必须在短暂的时间里,向公众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记者来说,不亚于一场艰苦的比赛。所以,记者在制作新闻作品的时候,务必要刻苦用功,不能以为进入赛场就可以成为记者,更不要错误地以为把运动员搞得泪流满面就是一个合格的记者。记者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应当让运动员在头脑冷静之后,回答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在语无伦次的情况下,说出许多感人的废话。所以,在现场采访中,应把握好“催泪技巧”的慎用原则。
四、采访之前如何找准角色定位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会因为一些新闻主持人的出镜采访而增色,但是也有因其现场的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现实的情况是:在新闻节目主持人承担现场记者所应承担的角色中,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而在新闻节目主持人实地采访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与否,同出镜主持人内在的新闻品格和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同样,一个出镜主持人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准确定位也是需要在这两方面内外兼修的。
那么,一个出镜采访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从而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呢?
(一)要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每一新闻要素都必须真实。采写、编稿不能漫不经心,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虚构杜撰。”主持人在现场的叙述与现场的音响实况融为一体,会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
比如,我在大四实习期间曾做过一次介绍市内各大商场最新动态的报道,节目录制前,我感觉现场噪音过大,于是清理了商场的人群,让现场尽量保持安静,节目播出后,询问朋友们对这次节目的评价,却听到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你们是不是要等到商场下了班才去采访,要不然怎么一个顾客也看不到呢?”
“语言很流利,晚上背了大段的解说词吧?”
由此,我更加体会到真实感对于节目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受众对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看口头播报要高得多。主持人在镜头前向观众现场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同样会大大增强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作为一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我们大都品尝过到现场去采访的艰辛或欢乐,只是没有用摄像机记录下这最初的体验。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各种体验整理成理智而有条理的语句,并以贯有的端庄姿态在镜前播讲,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错过了很多展示个性的绝好机会,想想真是可惜。
说到这儿,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电视上曾经看到的一幕:当全国的军民掀起抗洪热潮的时候,去抗洪前线采访的主持人倪萍穿着肥肥大大的军裤坐在战士们中间,略显疲惫的脸上显然缺少了往日里在演播室里的神采。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主持人倪萍在我这个普通观众心中的形象才有了令人信服的真实感,我甚至体会到她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所流露出来的坚定,朴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要有较强的现场感。
外景主持人在现场进行描述,要求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给人形象鲜明的感觉。比如去年甘肃教育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关于《违规办学坚决取缔》的新闻,外景主持人一出现场,就对学校所在的环境进行了描述:学校建在一处居民区的巷子里,肮脏破败的校舍、随意搭建的教室,还有每天中午要容纳300多学生就餐的简陋食堂,最让人担心的是孩子们的运动场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和眼看要掉下来的菜场大棚。真实的画面再加上主持人的现场解说,直观地让观众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为了多收学生,学校在原本就局促的场地里,又违章搭建了两间教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怎能不让人担忧。
出镜主持人的详实介绍和深入采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了观众对违规办学行为的谴责及对民工孩子读书安全问题的关注。
(三)要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一种亲切感。
在你要提问之前,应该先有个准备,一般来说,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与采访对象闲聊几句,以此来松弛现场气氛,使对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可以借助某种中介,将两人的距离拉近,比如一些地域上的,家庭成员,爱好抑或其他方面的一些共同点、相近点,这样就会建立朋友般的亲近感和信赖感,这对消除被采访者的心理戒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再者,提问之前,对问题的筛选和表达,一定要符合采访对象的学识范围,换句话说,要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你的意思,深入浅出,尽量避免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
敬一丹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做过一期《在沙漠边缘》的节目,她采访的对象都是一些从未见过摄像机的边远山区的人们,很自然的、朴实的山区人和电视台的记者之间总有一道天然的心理距离,在采访开始之前,她对心情紧张的厂长说:“您用手拿着一支笔吧。手紧张得没地儿放的时候,拿着笔就会自然放下了。当面对一位农村妇女、一位孩子的母亲时,敬一丹有意识地通过语言和采访对象建立起平等、亲近的关系。她在后期的采编手记中写道:“我总不能问一个农村妇女:荒漠化对你家生活状况有什么影响?而是从她孩子的名字叫‘沙沙’问起。”她问:“这孩子叫什么?” “叫沙沙。”听到这名字,敬一丹装作没听清的样子又问了一遍,并示意摄像机开录。这位孩子的母亲很自然地说“进门是沙,出门也是沙,就叫个沙沙。”
由此可见,在初见面的最初几分钟里如何打破尴尬、紧张的气氛, 对整个采访是否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至关重要。主持人要把采访对象当成自己的朋友,树立一种亲切感,比如,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幽默等等都能使被采访者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并进入佳境。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主持人应做到既不盛气凌人也不低人一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和平等的交流。主持人在采访时如能以亲切示人,营造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就能使采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善于提问和倾听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现场把控能力的关键
电视现场报道除了给予观众看什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想知道当事人是怎样解释这个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因此,现场报道,电视记者的提问相也当重要。
章壮沂在《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一书中写道:“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采访,不但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思想性,还能将观众直接带入现场,引导观众收看,密切同观众的联系,使观众感到亲切、自然、流畅并乐于接受”。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采访中给自己一个约束: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您给我们谈几句好吗?”她认为,在采访中实现真正的对话是一个好记者应当达到的境界。而取得对话的资格则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解、来自于刻意营造的现场气氛、来自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把握。
白岩松认为,由一个普通的记者向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过渡,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提问在编辑时不被轻易删掉,同时你的提问是节目中必备的线索和脉络,再一个就是提问题的思考角度要新。水均益则认为,主持人的话应该有内容、有资讯、有兴奋点,用强烈的东西抓住观众。
这些经验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探索和思考而得出的。因此,主持人首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沟通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关键。
(一)提问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提问,是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观众有时偏爱某档新闻节目,很大程度上是欣赏节目主持人的镜前形象,尤其是他的提问艺术。
一般来说,采访中的提问,其作用无非有二。其一是提示性,提示或交待你这个问题的来源或背景材料,或者是,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记者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新的视角,引起观众的注意。其二是连贯性,也就是说,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叙述事件所必须的脉络。
当然,除了提问的这些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之外,具体到不同的事件,提问的艺术和技巧也各不相同。应时而变,因地制宜。通俗地说就是“有人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时提问要精练、准确,语气要庄重、认真,给人可信、可靠的感觉;在报道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宜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感受新闻事件,了解新闻人物;在突发的报道中,所提问题要直指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
现在,做现场报道,尤其是面对一些批评性报道,提问的难度和技巧就更大。因为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是采取回避、或答非所问、或东扯西拉,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就会不知所措。不同的现场采访,其技巧的运用也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的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要做好准备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为赢得采访机会,记者不但需要精心准备,有时候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战术,把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能在采访问题上做好了解和沟通工作,整个采访活动就能顺利地进行。另外在非突发事件采访前,要把采访的目的、要求告诉采访对象,请他们做好准备。必要时,把采访提纲交给采访对象。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
2提问宜简洁
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长短上均应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易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容易前记后忘,以致常常出现这种局面:当记者提了一通较长的问题后,采访对象只能要求记者:“记者同志,请你把刚才的问题再重复一遍。”西方记者很讲究这个问题,善于将问题设计的简短、明确,他们讲究“报酬递减率”,即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有去无回。
3提问宜具体
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因为这不符合人的思维心理活动规律,思维心理活动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像“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说说感受”之类笼统、空泛的问题,往往使采访对象茫然无措,不知从何谈起。提问要具体,具体地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
4提问要把握主线,适时引导
主要人要起到中介作用而不可喧宾夺主。主持人在采访中要注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事实真相,而不是把采访对象的思维禁锢在他指定的范围内。一般的采访目的性很强,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不可能像拍摄纪录片和写人物通讯那样可以长时间地共同生活、工作,所以要抓住关键问题,一旦采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5提问要“口”“眼”并用
一位著名摄影家说过:“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有时会在一瞬间通过他们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这就要注重非语言的交流。两位记者同时到一个现场去采访,写出来的报道大不一样,除了基本水平以外,主要就在于会不会或善不善于用眼睛去采访,当然,用眼睛采访是配合用“口”提问的,不然,如果只用眼睛就能窥探到采访对象的全部,采访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口”、“眼”并用意在强调观察得深、观察得细,力求生动、逼真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有统计资料显示:记者采写的稿件,以上的素材是经由提问而获得的,尤其是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被采访者精彩的叙述和评论,往往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成就好作品的关键之一。所以记者只有认真地研究这门提问的艺术,才能让采访成为真情实感的交流、思想文化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访意图,取得最佳效果。
(三)倾听也是一种技巧
倾听,是一种技巧,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是索取更多谈话内容的一种方式,是集中智慧的一条途径。善于倾听,才能捕捉住对方谈话中的真实意图和目的,而不致产生“各取所需”的错误做法。这一点,对采访者来说尤为重要。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家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当对方担心你对他的话不感兴趣,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适时地说一两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感情时,你可用一两句舒心话来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对方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你理解他的意思时,你可用一两句综述性总结性的话来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
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做外景采访还是新生事物,较新闻事业的发展来说,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采的新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外景采访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目前在我国荧屏上近万名的主持大军中,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做外景采访所占比例少之甚少。作为新闻节目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革命的洗礼,这支年轻的、尚未成熟的队伍,由于面临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而令人倍加关注。
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寄托了群众的信任和希望,新闻节目主持人自然也担负起了舆论导向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要拨开迷雾,洞察各种新闻内幕;他要在采访过程中揣摩各色人等的心理;他要在新闻报道中淋漓尽致地刻画社会众生相;他要在别人看不出新闻的地方挖掘出新闻来。凡此种种特殊要求,意味着他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必有与众不同之处。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该说,电视新闻成功与否,与出镜现场采访、报道的表达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采访是一门艺术,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观众的成熟和社会审美取向的变化,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自身内在的素质、综合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新闻节目能否成功、是否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千万双挑剔的眼睛前,要泰然自若地展现自己独特的屏幕形象,主持人就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内在修养。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二是善于总结经验;三是在镜头前要有适当的表现欲。毋庸置疑,记者的修养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个性化魅力。在这个注重个性和特色的时代,作为新闻记者,如何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同时,充分拓展自己的个性,这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