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品位”是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品位体现在受众得益的深浅和主持人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作为节目代言人的主持人会相应的承受着受众的关注力,怎样在节目中把握话语走向会影响这一节目的品位?决定电视节目品位的因素有哪些?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节目定位。
如定位是否明晰决定着节目
内容的能否保持专一性和延续性,而定位的层次直接决定着节目品位的高低,一直以
娱乐至上为宗旨的湖南卫视将这一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二、频道品牌的实力。
频道与节目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频道是节目展现的平台,频道的品牌实力间接促成了节目的影响力,而单一节目的成功又是构成频道品牌形成的必要条件。像象征权威性的CCTV为旗下多档节目提供了信任保障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持。
第三、电视人水平。
电视人是个笼统的概念,它包含我们熟知的节目策划人、
编导、嘉宾、主持人以及各种幕后
工作人员等。而其中的主持人和嘉宾正是为我们直接呈现节目的两个重要角色。两者之间的话语
交流会如何影响着节目的品位呢?我们应该清楚一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引导者?是单纯的参与者?还是调控者?抑或是多者的结合?
拿中央电视台较具代表性的深度报道节目《面对面》来说,主持人王志首先是一个谈话的参与者,主持人与嘉宾构成了“两个巴掌”,这样一个对话才“拍得响”。但是怎样参与,这就涉及到更深的角色扮演了。王志似乎以“刁钻”的风格著称,一些
问题在嘉宾来看是很敏感的,但同时又是受众想了解的,怎么办?唐突的问是很冒险的,而王志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他的思维会跟随你的谈话内容,仿佛他的话语是跟着嘉宾的走向,但是他会冷不丁的从嘉宾的谈话中找到一个孔,将
问题伸进去,使嘉宾的答案不得已的被掏了出来,即使掏不出来,受众也会从嘉宾的搪塞的
语言和迟疑、为难的表情中看出些许端倪。
调控一词表明了谈话者数量不止一人,调控的对象可以是交流话题,甚至是交流气氛。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就是一个杰出的调控者。他主持的《一虎一席谈》就时下最热门、最具争议的话题展开辩论,这就要求主持人本身具有敏锐的
新闻视角,嘉宾涉及很多阶层的代表
人物。只要节目一开始,整个氛围似乎就紧张了起来。有人
评论说,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嘉宾,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空间。但赋予观众随时发表个人见解的权利无疑给节目控制增添了更大的困难,主持人必须高度集中、认真聆听每个人的观点,把握话语走向,并在恰当的时机接过话语权,矫正辩论主题。为了把“这些民间智慧勾出来”,胡一虎笑谈自己的作用是“挑拨离间”,不仅要让双方敢说话,自己还站在客观的角度,看着他们用智慧去斗,为受众展现激烈的辩论火花,只要看到局势不对就暂时叫停,说一些温和的小结性的话缓和气氛,然后新一轮的交锋又开始,毫无疑问,胡一虎对情势的拿捏十分到位。就是如此,胡一虎在这个人称“变脸”的节目中获得了成功,其节目本身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相比较而言,有些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走向并不是那么清晰,他们要做的就是“侃”出更多的信息,不管是有意义的还是无趣的。经历了十三年的发展却依然为无数人青睐的《快乐大本营》是一例成功的典范。五个节目主持人通过与
明星的互动
游戏以及主持人之间相互调侃、取笑各自的缺点传递着“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但这并不表明节目内容是漫无边际的,整体而言,它还是围绕节目基本结构来进行的。可是这一做法也让很多不买账的人质疑节目的品位,连主持人何炅都拿谢娜的风格说事:拉低了整个节目的档次!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却准确揭示了娱乐节目在品位上的追求局限。
同属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因其嘉宾对象并非如《快乐大本营》一样都是熟悉镜头的明星人物,所以主持人在节目中更多是引导式的交流,表现出更强的话语权,凸显了不一样的节目品位。
但更多的综艺节目表现出节目策划的痕迹,主持人的话语走向更倾向于受到原有的策划方向的影响,而不是由现场交流趋势决定,使得节目在接受上缺乏一定的流畅性,甚至给观众跳跃、死板的感觉。
在各种综艺节目盛行的台湾,《完全娱乐》却被剔除在台湾娱乐节目排行榜之外,暂且不评论那些对娱乐节目痴迷者的态度,放在台湾来讲,它的确缺乏与
其他节目竞争的优势,尽管主持人也是曾经的明星,嘉宾也是当红的艺人,但由于主持人过于死守节目流程,谈话走向不自由,做出来的节目有种束缚感,难以得到受众的青睐,但正是由于主持人与嘉宾语言比较拘谨,相比十分火爆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来说,它的节目品位却相反更甚一筹。《我猜》节目由有“综艺大哥”之称的吴宗宪、明星阿雅领衔主持,
电视节目不单是视觉的
艺术,听觉和视觉的完美配合将电视这种媒介优势凸显至极。作为某一电视节目代言人的主持人会相应的承受着受众的关注力,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走向无疑影响着这一节目的品位。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控制话语走向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主持人要扮演一个“话语专制者“的角色,把握时机、恰如其分才能有利于节目品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