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多媒体时代, 广播面临严峻挑战:电视发展抢占了广播的领先地位;网络兴起撼动了广播“快速、及时、互动”的长处;手机媒体的出现更凸显了便携性优势。广播快捷、便携、容量大、易交流这些曾引为骄傲的特点已不再独家拥有 。所以,广播事业面对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形势,与其想尽办法弥补不足,不如拿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全心打造和突出自己的优势,通过放大优势来彰显广播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主要从广播的八个优势方面来阐述广播的发展契机及前景。
广播事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放大优势,彰显魅力。
1.传播设备的便携性。
这里的便携性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记者的报道设备的便携性;另一个是听众接收装置的便携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私家车越来越多,收听汽车广播无疑成了很多的人了解新闻时事的选择。汽车广播由于可以边听边开车,这样就避免了听众专门抽出时间来了解新闻信息,从而节省了受众了解信息的时间支出!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这更将成为广播学着力开发的一个优势点。车载广播听众将占有广播听众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如何办好车载广播将是广播的一个重要课题。车载广播是广播有可能发生的转机的新的因素。这一点,在广播的“黄金岁月”时并没有这个特点,而恰恰在二十一世纪,交通广播可能好挥出来。广播可能有三次辉煌的年代。第一次是没电视和电视没有普及的时代,第二次是广播由录播改直播的时代,第三次可能就是汽车进入百姓家的年代。
相比与网络,广播的实效性更加不易受接受工具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需要受众具备的一定的条件来进行接收。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手机报这一新的媒体形式,但这里的一个前提是手机必须能正常使用。而手机与广播相比存在这更多的条件限制。如必须额外开通手机报业务,必须保证网络信号正常,手机电力充足,话费正常交付以及手机功能的正常运行。而广播的无线电存在着更稳定,接收免费的优势,受众只要拥有一台可正常使用的收音机即可实现收听新闻信息的正常收听。
据了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2003年2月20日10点40分30秒抢发出第一条消息,比央视4套快了1分钟,比央视1套快了5分多钟。由于战争爆发时间是在上午,大量的移动人群获知此消息均是通过收音机。
2.“快”依然是广播的优势所在。
昔日广播“快”的特点随着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装备轻便化,已经不再是广播新闻所独有的,但它依然是广播新闻的竞争力所在。广播新闻时效性的优势在于:相比与报纸,广播的时效性不言而喻。而且广播媒体由于采集设备的便携性,使这种时效性较少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有时只要记者拥有一部电话就可以将新闻报道在第一时间报道给听众。在遇上如今年的突发性灾难事故时,广播的这个优势便被进一步放大。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手机信号一度中断,地震灾区的人民急需了解外部信息,外界也急需第一时间了解震灾的具体情况。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条件的复杂性,电视媒体由于设备问题在时效上就先输广播了。而且在地震发生后的困难条件下,群众接收电视信号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道路受阻的情况下,纸质媒体的运输发送也存在一定困难。
3.广播报道的随意性或称灵活性。
相比于电视,广播可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而目前来来讲,电视媒体由于体制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大部分电视媒体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做法是插播滚动字幕,但这样的传播效果无疑大打折扣。
4.互动性,随意性强。
相比于其他所有媒体,广播便于受众随时参与。在网络出现以前,广播的这种互动性主要是通过电话实现的。在多媒体的网络时代,广播则实现了把网络和移动电话短信完美结合。虽然电视媒体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很显然,在这方面由于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所限,他不可能实现像广播那样的大规模的、集中的短信和网络互动。现在的短信互动可以说在广播节目的应用中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每一档节目都有听众参加的环节。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还可以将时事报道和及时的互动性评论结合起来。现在好多时事类的节目,都是在这种互动中进行,实践证明效果也非常不错。主持人通过听众参与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听众想法,进行最及时的舆论引导。
5.广播的时间资源的丰富性。
与电视相比,广播的时间更丰富,广播允许有废话,允许间断,允许咳嗽这样更生活化的东西。而电视媒体上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被放大。如之前不断传出央视主持人打哈欠、补妆、照镜子等丑闻,这些曾遭到许多网友关于央视制作部门工作态度的质疑。但是广播媒体则很少传出此类丑闻。即使是主持人真的有一个哈欠,也是更为广播增添了一份生活化的随意魅力。而电视往往是策划的结果,主持人说什么,观众说什么,完全是事先策划好的,完善与完美到虚假的程度。所以,广播早生活化、随意、便利方面一定要做足功夫。这些都是广播媒体存在和兴盛的重要法宝。的确,广播论“深刻”不如报纸,论“画面”不如电视,论披露“内幕”不如某些期刊。它的比较优势来自于更细微、更细致和更细腻和生活化的服务。
6.评论——广播的语言优势所在。
我觉得对一些带有评析性、谈话类节目出现的节目类型,其实是广播今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大家说电视以视为主,但到评论的时候,其实是以听为主,这恰恰是我们广播唯一的通道,可以把这方面做足。这种播报既包括语言传播,也包括很多的背景音响的传播,这个过程包括语气、语调、语速和现场的音响都是对信息的扩展。我觉得最能体现评论主体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广播。只要在深度上控制好,完全可以开发一些浅层次的评论节目。现在很多时事节目将时事和听众短信评论结合起来,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评论节目。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这一优势,打造一些事宜的评论类节目。
7.广播的隐蔽性。
很多人觉得广播因为没有形象,所以在媒体竞争中先输一局。其实换个角度看,形象的缺失也可以成为广播的一个优势。在现代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能在熟人面前或者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会有各种顾虑。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选择了网络,而也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了广播。在与主持人的实时沟通中,当时人可以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自然表述,又有一定隐蔽性,同时在交流这种还能实现和主持人或者嘉宾的共同探讨,及时解决自己的困扰和问题。只有广播可以还原成自然的生活中的状态中那样的交流。而这种情感的充分地自然地交流是广播的最大优势。琐碎的资讯和情感话题,电视很难尽兴展现,报纸也很难真实展现。只有广播可以两者得兼。情感话题的私秘性、生理问题的难言之隐和公共禁忌似乎也只有广播能够非常自然地接纳和解决。从全国来讲,几乎所有电台的夜间谈话节目都比较火,为什么?这是广播的优势的体现。
8.广播媒体的重要阵地——农村广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13亿人中,有八亿多在农村。在农村,由于条件所限,订阅报刊杂志的人很少,能运用网络看新闻的就更少了,有线电视入户率也不高,而收音机的持有数量却很高。由于广播是用“声音”说话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听众在收听广播时不必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腾出时间收听,而是可以在工作、劳动过程中享受广播,这很适合农村听众。而且广播易于携带,收听费用也较低。这些都促成了广播在农村广播中的独有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广播节目来看,真正针对农民来进行节目的制作的节目还很少,这应该成为广播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农村一些不识字老人的比率相较城市来讲也要高些,而广播可以避免这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缺失也逐渐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法律困扰。我们完全可以多开办一些法律方面的节目,一方面为宣传普法做贡献,做好法制引导,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广播在农民中的收听率、忠实度和信任度。
随着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装备轻便化,广播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方式,而且新闻的“快”也已经不再是广播所独有的。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寻求发展空间。认识广播的比较优势,发挥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广播在当今的竞争格局中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