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中,主持人如何把握广播情感节目的“收”“放”艺术?如何实现节目内容所应有的语言美和心灵美呢?
一、“心灵触媒”的减压作用
人人有倾诉欲,需要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情,收获安慰;人人有好奇心,喜欢听别人的苦难或幸福,收获愤怒或者感动……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
中国,各个阶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的内心都变得更渴望理解,渴望倾诉,对人们来说,时间过得太快,发生了太多他们本以为承载不了的东西。转型期社会各阶层的情感变迁亟待释放和疏导,这成为情感节目出现的客观需求,即大众有对于内心情感的强烈释放的群体欲望。而以讲述情感
故事为主的广播情感节目,
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倾诉、寻求帮助、解决困惑的平台。
广播得天独厚的隐匿性(可以完全靠声音表达)为匿名和“真名”讲述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广播情感节目就这样扮演了社会“情感阀”和“减压器”的角色。声音的独特魅力使得广播更容易满足人们晚间触媒的多元需求。心理学
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媒介信息各个通道(听、看、触)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相对于
电视的眼耳并用,广播只用耳朵,是一种单质传播,没有
画面的干扰,单纯的声音更容易使人专注,因此,也更容易接近心灵。对于疲劳一天渴望放松的受众而言,广播是人们“最后的心灵触媒”。
二、真诚倾听 张扬人文关怀
如果说交谈是艺术,那么,倾听则是更微妙的心灵沟通
技巧。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真诚、亲切、认真地倾听,可以迅速缩短与嘉宾、观众的距离,使现场气氛在一种朋友般的亲切谈话中把节目引向纵深,尽一切可能展现每位嘉宾的生命体验和心灵秘密,与听众一起见证
历史,思索人生。
张扬人文关怀是
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到广播情感节目来讲,一是从伦理学层面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二是从哲学层面关注、探索和解答人在自身存在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
问题。真名讲述,“真”字当头,取信于人,剔除虚构妄想,再现生活原生态,给人以亲切、鲜活之感;匿名讲述,“匿”字当先,尊重隐私、消除非议,关注生活
问题,给人以思考和启迪。成功者、得意者、风光者在讲述中吞吐沉浮,催人上进;失败者、失意者,在讲述中总结教训,提升自己,以鉴后者。
三、掌控主流价值 塑造独特魅力
一档栏目的成功与否,与前期创意、策划、
编导采编能力及
后期制作水平有很大关系,但节目主持人本身的文化素养及驾驭节目的能力也对节目成败至关重要。情感类谈话节目要想取得听众的注意,创出品牌,主持人的声音
形象、学识涵养、主持风格等都将影响到节目的质量。
1.加强道德修养,“声”“神”和谐
从某种角度说,广播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声音的艺术、想象的艺术。这里所说的“声”是指通过主持人的声音语态所表现出来的关切——声声关切总是情。听众通过收听节目,可以感受到主持人健康向上的内在精神
气质和涵养。一个品牌栏目的声音形象、主持风格也折射出栏目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水准。情感类节目主持人的“声屏形象”与“内在
气质”一定要与栏目定位达到和谐统一,栏目才会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2.加强知识修养,“智”与“才”时时闪现
主持是瞬间艺术,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在主持节目时做到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以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节目宗旨,赋予节目厚重的文化感。
伴随着情感节目收视率的飙升,“放大”隐私的现象也遭到了尖锐的质疑和批评。一些听众反映,不少情感节目的话题重复、形式雷同,走进演播室的男男女女几乎都有离奇曲折的情感经历,不是婚外恋,就是第三者,这些并不美好的情感故事被反复地展示,除了满足听众的窥视欲、作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外,很难给人更多启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与主持人的
素质和主持艺术分不开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没有真的深入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最后成了只谈感情不服务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节目。情感节目的生命力在于真实,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服务性和文化品位呢?笔者认为,在广播情感节目中巧妙地寓情于事、寓理于情非常重要。
节目要办出特色,才符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才受听众喜欢。要办出特色,前提是定位要准确。情感类节目要“重在‘情’,根在‘爱’,淡于‘奇’,贵在‘引’”。节目的服务性要体现在通过
节目中的
交流帮助听众提高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如有些听众对试婚、同居、不负责任的性行为等看作正常,而不知其危害性。针对这些,在做节目时,就要将
案例溶入话题中,将法律知识融于社会生活中,以案释法,以案论理,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法律知识,自觉地以“法眼”来审视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通过热线讨论,培养听众的健康心理、心态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总之,主持人只有把握好广播情感节目的“收”“放”艺术,才能实现节目内容所应有的语言美和心灵美,从而得到受众的喜欢,提高节目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