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对象感的概念是什么
1.理论产生的原因
(1)工作的实质
播音员、主持人是否称职,必须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来考量。播音员、主持人是把有声语言传送出去给人听的,不是对空发言,不是自言自语,更不是自我欣赏。受众就是我们的宣传对象。
(2)工作条件的特殊性
播音员虽在演播室中看不到受众,而事实上却有千家万户的观众在电视机前收看,或者在晨练中和上班路上收听。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得不到反馈的环境里播讲,使我们与受众的“交流”产生了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对象感这一概念。
2.理论产生的依据
“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虽然“目中无人”,但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这就是这一概念产生的依据。再者《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对象”的解释是:“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播音员、主持人所有的行动或思考都是为了“作为目标的人”。因此,我们心里应该有受众,想着受众,不要忘记受众。
3.对象感的概念
对象感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做到“心中有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4.缺乏对象感的播音模式
缺乏对象感的播音模式表现在有声语言上语气平淡呆板,没有起伏,或速度快似自言自语,或无目的地抻甩拖沓,让人听而生倦。表现在非语言上多见于电视播音中的不能大胆地、有交流愿望地面对镜头,往往做“看状”但实际眼睛没神儿,眼神儿散,或眼神儿不稳,飘浮不定,影响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