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还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科定位和专业建设的问题;二是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的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需要具有探索的勇气和科学的精神。
目前
播音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定位,定位不准确是导致学科结构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仅仅用“
语言学”来审视
广播电视中已经存在的
播音主持现象,已经无法说明许多著名
主持人的存在价值。他们的存在价值并不都是通过语言能力表现出来的,还存在大量的非语言传播现象。这种源于早期广播
工作实践而积累的经验,显然已经落后于当代电子传播媒介的现实。
播音与主持虽然概念不同、各有侧重,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譬如主持人在话筒前说话,那就是“播音”。所以我们认为,播音应该有更为宽泛的涵义,它不仅仅是有稿播音,还应该
包括无稿播音。无稿播音就涵盖了多种口头语体的表达方式,不仅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掌握话筒前的语言
技能,广播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时也需要这种语言能力。我们说“主持”是
节目的传播
艺术,是因为主持除了需要运用语言传播以外,还需要把握更多的非语言传播
技巧。因此“播音”是不能涵盖声音以外的传播行为的,而“主持”也不可能取代所有的“播音”方法。主持人
节目实际上就是按照传播学的理念,在广播电视情境中创造的一种社会
交流形式,它有效延伸了人们参与社会
活动的范围和方式。所以大家才感到它亲切、贴近、平等,充分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受到群众的欢迎。这类节目还在发展,只要我们遵循广播电视的基本传播规律,就可以创造出更多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尽管我们现在还难以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无论是播音还是主持都应看做是一种传播行为,追求传播绩效是它们共同的目标。
播音主持学定位于
新闻与传播的下位学科,并纳入广播电视学的
研究范畴是符合实际的。尽管我们可以把播音学看做是多种学科交融的边缘学科(譬如:
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但是它必须有所归依,应该运用所有的有效传播方式为广播电视
服务,舍此别无他途。离开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包括新
媒体中的传播手段)。
二 、播音主持专业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同样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应用性和新兴性的特点。所以,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交叉性与独立性。
在交叉学科基础上交叉形成的播音学具备交叉性,但它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现象本身并非多种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之间的有机融合。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等都与播音学具有某些相关性,会产生学科上的渗透和交融,但是交融的部分一定是对广播电视传播有用的部分,否则就将被舍弃。譬如:当我们认为播音具有某些新闻性的时候,就应该指出哪一部分是具有新闻性的,不能够把
文艺类或服务类节目的播音或主持都看成是新闻性的。再譬如,我们把播音看成是语言艺术时,就应该指出,它是指语言表达的手段,而不是表达的形式。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是两种概念,不可混淆。这就如同我们把新闻语言看成是艺术手段,但不能说新闻语言是艺术形式。因为形式必须与
内容一致,并为
内容所服务。在我们的播音学中,往往就会形成这种概念的混淆。
所以,我们在强调学科的交叉性时,一定要有所扬弃有所保留。把所有那些具有实践价值的部分汇集起来形成严谨的科学内涵。内涵过大、过满,外延就会偏窄、偏颇,难以自圆其说。播音学应该具有严谨的科学概念、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坚实的学科基础、宽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学科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有效统一性,因此它应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
2.边缘性与重要性。
如果说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是告诉人们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功能,那么播音学的任务就是要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遵循广播电视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中,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又处在学科的边缘状态中,这是因为它需要吸收许多相关学科的有用知识,来充实自身,以保持学科的独立性。显然,如果缺少播音主持或缺少播音学,必将带来传播主体对广播电视的社会机理和运行秩序的困惑。可见,播音学在广播电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广播电视专业的教育体系中无疑是很必要的。
3.应用性与理论性。
应用学科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的科学,播音学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但它也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播音学固然是要直接服务广播电视实践才获得其生命活力,但同样也有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价值。对理论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到位的,总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我们之所以指出这些问题,就是说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还在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拓宽学科视野,依托成熟的理论(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等等)来改造和完善播音学科体系。
三、学科的定位影响到教育的定位,学科的结构也影响到教育的结构。
学科的定位影响到教育的定位,学科的结构也影响到教育的结构。目前一些院校在利益的驱动下,虽然不具备条件,也都纷纷争办“播音主持教育”。这种混乱局面就反映出了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按照国际惯例,主持人是传媒
机构高
素质人才的代名词。主持人往往享有优厚的薪俸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基础理所当然应该就是新闻与传播学,游离开这样的学科基础,播音主持专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代广播电视日益呈现出跨区域、跨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特点。由于全面实现数字化传播,随之而来的是频道、频率的大量增加,使得广播电视高度分化,可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化和类型化,综合台模式将越来越少,受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这就对传播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这种变化来调整和扩充课程内容,仅仅局限在
吐字归音、用气
发声等技能性知识层面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应该注重选择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综上所述,如何准确定位播音主持专业、如何处理好学科中的几种关系以及如何优化教育结构,都是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应该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