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化素质。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素质是指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学历
和文化修养,学历是指广播节目主持人要受过高等教育,而文化修养的得来是要以渊源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播音理论、播读技巧等等。很早有专家提倡编辑成为"杂家",可现在,随着广播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大多数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方式集采、编、播于一体,主持人需要承担很多话筒背后的工作,如采访、编辑、组稿、甚至是录音剪辑制作等,作为在广播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持人不仅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也应是懂得很多的"杂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就需要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知识储备和积累,这样才能在主持直播节目中,与听众交流时做到成竹在胸,厚积薄发,如果给听众展现的不是博学,而显得知识含量单薄、常出现常识性或政策性的差错,即使主持人的声音形象再出色,主持风格多么具有吸引力,在听众的心目中也必将会留下笑柄。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常读错字的问题,比如"如火如荼"的"荼",读成茶,"巷道"的"巷",读成xiang,等等,其实这些常识性错误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由于主持人的日常业务积累不足,因此,要改变目前广播节目主持人队伍中主持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当"杂家"是一条极好的路子。当然,做"杂家"不是要求主持人所掌握的知识领域样样皆通,处处具有"深度",但涉猎的"广度"还是要有的。有一定条件和能力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可以在某一方面精通挖深,打造专家型主持人,专业主持人服务专业的收听人群,如财经类的、医学类、汽车类的广播节目主持人。
第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与文化素质密切相关的。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如今,广播的发展从录播到直播的转变,广播电台实行直播的传播方式,既给广播节目主持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但也在考验着广播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的话题讨论、交易信息发布、互动答题、嘉宾访谈等听众热线电话参与类的节目,在直播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的状况,如听众提问尖刻、语言偏激、电话掉线,CD机卡碟、节目嘉宾卡壳等等。面对这样的突发问题,应变能力强的主持人自然会临场不乱,应对自如,缓解尴尬,及时打圆场,但也有的主持人在直播节目过程中,如遇到突发的CD机卡碟,节目嘉宾卡壳头脑一片空白,手忙脚乱,不能及时处理好,造成短时间空播的播出事故;还有的主持人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带着情绪上节目,情绪不高,语言冷淡,差错较多。这些都是心理素质的偏差。
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虽然不是直接面对面的,但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思考的方式、情绪的高低、临场应变能力、文化修养、性格特点等,听众都可以通过声音"看到"主持人的状态,因此,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同提高文化素质一样重要。广播节目主持人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保持健康的主持情绪,不能用高高在上的眼光对待听众、用有色眼镜看待听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高质量,赢得更多听众的认可。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听众心目中树立一种真诚、可信、亲切,如朋友一样的贴近形象,听众就会产生一种依赖节目的心理倾向,更容易接受节目的传播内容。丹东电台交通频率主任曾在主持人业务培训中提出,要微笑着面对话筒,让听众感觉到你是在微笑着主持节目,你是在快乐的工作。如此所形成的较好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形象,就可以得到听众的肯定和支持,赢得听众对节目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