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听众、观众心目中,主持人是真实的记者,对于主持人采访来说,有积累材料、观察实际过程的内部采访,同时还有向听众观众阐明、传播消息的外部形式。第二种方式是直接出现在观众听众面前的,带有强烈的现场性。由于现场采访可以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采访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条新闻的成败,因而现场采访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场采访有利于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感染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除了串接、引导、传播信息外,在新闻现场如果能出现主持人的身影,就能够突出和强化主持人的主持作用。由于现场采访为万人所瞩目,因而主持人的政策水平、知识深度、分析能力、敏锐反应、口语能力将会从这个侧面得到反映。最近,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活动正在开展,在纪念演出现场,我给介绍一段我记录的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记者说:“请您谈谈对京剧的看法。”他采访的是一位中年观众。这位中年观众说:“京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唱念作打,处处体现出演员的技艺,给观众以美的欣赏,国外还没有这样的一种形式。我认为京剧是国粹。”这位主持人说:“喔,知道了。”后来,这位主持人又采访一位大学生,他提出的问题是:“请您谈谈看完京剧的感受。”大学生回答说:“这是我第一次看京剧,以前只是偶尔从收音机听到,不太喜欢。这次我耐心地看完了一出戏,它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受,我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是艺术。想起来,过去显得太不成熟了。”这位主持人接大学生的话问道:“你认为京剧有存在的必要吗?”当时,被采访的两位观众说:“啊,当然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它是国宝啊!”
上面这次主持人的现场采访,且不说主持人采访提问的方式,单就他在采访中的内容,显得他无知,思维的混乱足可窥见其本人的素质。当然,这无助于他主持的节目。因此,主持人的采访能力是主持人本人全面能力的综合反应。当然,采访技巧也是伴随主持作用而来的。
另外,要求主持人具备新闻的敏感,及时出现在新闻现场。北京一位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在给听众报完当天下午的天气预报以后,他是这样说的:“由于今天下午有中雨,本来预定的一次采访我也不去了,请外出的朋友不要忘记带雨伞。”不用说,你不愿意干的事情不必宣言,单就你的“德”来说,能跟一般的听众相比吗?别人冒雨去上班,而你作为传媒的主持人,却因为下雨而坐在家里,足见一位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应该采的新闻而不去,根本谈不上新闻敏感。同样是这个电台的一个记者,当北京一个商厦午夜里起火的消息传来,他放下手里的工作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抢在了其他新闻工作者之前,而且拿到了第一手资料。更可贵的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报道了最后一位工作人员离开现场的情况。而且,首都市民是从他的现场报道中了解事情的经过的。应该说,及时出现在新闻现场是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素质之一。
另外一点,要想方设法得到采访的新闻。这是主持人公关能力、应变能力的体现。讲得通俗一点,就是采访中你碰壁了怎么办。当然,要想方设法,穷追不舍,而不是例行公事。这也是主持人采访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想到一个国外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芭芭拉。有一次,她采访不结盟国家会议的首脑,这几位首脑有现在叙利亚的总统阿萨德,有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古巴的卡斯特罗。当时她说:“我要采访这三位。”当场被保安人员谢绝。但她并没有退去,她进一步问保安人员:“我能不能给他们每个人递个条呢?”保安说:“递个条可以。”所以,她给三位领导人每人写了一个条,这个条是这样写的:我坐在会场的第三排,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如果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请您看我一眼。在会场正好只有一个人穿红色的衣服,而且只有一个人是女性。当会议开始的时候,三位主要领导人上了台,都不约而同地看了她一眼,并且微笑了。当然,芭芭拉的这次采访成功了。刚才所讲的,是说明要想方设法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不要碰壁就回家了。
最后,是充分发挥主持所起的作用。主持人应该亲自采访,但万一时间不允许或其它工作很忙,在主持现场应向受众交待一下,比如说:“由于我昨天工作很忙,我委托本台记者某某去某个地方采访,现在请看(请听)他现场采访的情况。”这样使节目给观众一个整体的感觉。所以,时空观念在节目中也应该有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