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朗诵者左一个动作,右一个手势,说山指山,说水指水,忙得不亦乐乎。但他却忽略了与受众进行心的交流,而要作心的交流,就应打开心灵的窗子--眼睛。对于朗诵者的最好报酬就是他和受众有了情感交流,在这一点上,眼睛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一方面,朗诵者的眼睛要"看得见"朗诵材料中的形象,要与作者神交,并把这种交流传递给受众。如果朗诵者对他所朗诵的内容具有真挚的感情和确定的态度,那么他的眼神也就一定能把他心灵中蕴藏着的感情流露出来,传达给受众,引起受众共鸣,也就产生了交流现场感。反过来,如果朗诵者对所朗诵作品的内容是冷淡的,只是口中在读,并没有沉浸到作品的思想感情中去,他的心灵一定是空虚的,这样也就会必然地表现在空泛的眼光上,也就不能在朗诵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交流现象。有些朗诵者一出场,就能通过他那动人、传神的眼睛,紧紧吸引着受众
另一方面,朗诵者的眼睛也要照顾到受众,从受众那里了解他们对你的反映,并随着他们的反映来控制你的感情、语气。因为受众视线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朗诵者的眼睛上,想从中了解你的情绪是否饱满,视象是否真实。所以,只有朗诵者与受众的目光有了交流,他们才愿意在你的带领下共同进退、呼应并接受你的意愿。
为了能与受众有目光交流,朗诵者最好把朗诵材料背下来。如果准备得仓促,一时背不下来,不得已要看的话,眼睛也不能老盯着材料,时不时地也得看看受众,作目光上的交流。
朗诵者的目光应平视受众,有时也可稍稍抬起头。眼神的运用应该是十分自然的,随着朗诵的内容、随着声音油然而生、飘然而至。眼神的凝聚、闪动、明暗、流转都要自然而有目的。初学朗诵时,有人或是俯视地面,总不敢用目光接触受众,显得缺乏信心;或是两眼望天,显得目中无人;或是死盯住一个地方,一说老半天,显得呆若木鸡;或是目光游移,飘忽不定,显得心不在焉;有的为了"照顾全体受众,左顾右盼,看着左边说两句,然后看着右边说两句,如此反复不断地变换视线……凡此种种,都会使受众不舒服,不能很好地与受众交流。一般来说,目光的移动要紧紧地跟随内容和视象的变化。内容和视象变了,目光若不跟着移动,就会显得非常呆板。反之,内容和视象还没有变,比如一句的意思还没有交代清楚,或一句较长的话刚说完,还没有一个停顿让听者接受,目光就闪烁无着了,那么受众马上也就散神了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朗诵者应与受众做目光的交流,但不是说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受众。一般来说,叙事性的作品朗诵者与受众目光交流较多,而抒情、描写性的文字朗诵者与受众交流较少,甚至不做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