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稿件重音读法之实中转虚法 实例讲解实中转虚法
实中转虚法:"蝉嘈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文学上以动写静、静中寓动的手法。逆过来,以静衬动、借柳画风的定理也成立。艺术是相通的,朗诵艺术也如此,朗诵中的重音常常可以用虚声加以表现。所谓虚声,就是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那些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等,都可以适当地运用虚声突出重音的方法加以强调。
例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
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是不愿被人发觉、使人颇生韵味的感觉。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就把听众引入佳境。如果声音尖、高、重,就兴味寡然了。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被一片云儿遮住了,周围的景色格外朦胧起来。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遮住""格外朦胧"二处重音,用虚声才好烘托出月光下静谧的氛围,从而更好地反衬出男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
--老舍《月牙儿》
这句话在小说中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含蓄而深沅。"月牙"-词要重音轻读,才能从实境延伸到虚境,造成一种引人遐想的意境美,更好地表现作品淡雅、清新而又凄迷的格调。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段要表达出对邱少云烈士的悲悼之情,要感受到其中每一秒钟的烧灼的巨痛,因而要读得字字如泣。"一寸"和"一声"两个词,要求声虚而稍长。其中,应更注意"一"字的突出,极力显示英雄的坚毅。而"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没发出"都可以用实声,实实在在地由衷赞美。
这些表现悲壮场面的句子,倘若朗诵时只注意强烈颂扬的一面,而忽略深沉体味的一面,就容易自始至终用大声、高声、实声。如果运用一下虚声的方法,不但不会削弱内心感受,反而给人以感人肺腑的强烈震动。
我们再以《荷塘月色》的第一段为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本段的第一处重读"颇不宁静"就是主题句中的关键词,全文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这一段里,作者着力点染夜深人静的环境--杏-在这样的夏夜里,作者不仅不能安睡,甚至不能安坐,可见他该是多么的"颇不宁静"了--这是以静衬不静。朗读时,如果遇到重音就重读,那就会把这篇散文的意境破坏了。
突出重音,一般以实声为主,但如果我们也注意到了虚声的运用,使虚实强弱适当变化,有机配合,会大大加强朗诵的表现力。但我们也要注意,虚声的运用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若离开这些条件,就会成为对声音的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