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诵的准备
在朗读指定稿件中,散文是常见的一种考察样式。如果说新闻消息朗读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那么在散文朗读中考察的则是形象思维。这当然不是绝对的,表现语言的链条关系时也会有形象的出现。同样在充满形象的文字中,逻辑关系也是必然存在的。在这类样式中有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我们姑且统称散文。朗读时要求:
人事物景,亲眼所见--播讲者的想象力会在这部分中得到释放。文字上出现了景物、事物、人物的具体描绘,播讲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要能够看到它的存在,并使画面在脑子里活跃起来。
接受刺激,充分感受--感知于外、受之于心。没有形象感受,就不会赋予稿件以具体丰富的色彩,就不会有真切、生动的形象产生。这是由理解到表达的桥梁。只有具体感受,才会使有声语言充满活力。
形成语言,显现变化--主动接受刺激后,会产生积极的内心反应,进一步就是融化在有声语言中,使它成为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人、事、物、景,并把它再现出来,充分利用有声语言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的变化,使其生动起来。
目的明确,及于受众--朗读散文等文体样式,不是自我欣赏,自言自语。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有一定的目的性,今天的朗读者也同样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让受众欣赏,或启迪受众有所感悟。有声语言的语流目的地是受众的心中。
出题者所选取的稿件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内容庞杂、丰富多彩。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要想充分领悟、感受所节选的片段,学过的还好,没学过的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和学生的文学功底有直接的关系。考试中应该注意:将自己了解的文章背景、知识等充分与所朗读的作品融合,不要拿到稿子看看就念,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而不是从文字到大脑,也就是刚才说的充分感受。
另外,考生的朗读容易产生创作的定位误区。考生的年龄、阅历和散文的作者存在距离,而充分感受的前提就是回到作者当时的创作状态中去,应该说这是很困难的。形似和神似的对比中,神似困难,但要起码有一定的形似。朗读中的问题是,中学生往往就是自己,而很难回到作者的创作状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