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言艺术的播音有声语言,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是显而易见的。
它一方面在于播音员那纯正的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圆润动听的嗓音、字正腔圆富于美感的发音与真情实感语言色彩变化多样的语言表达。可以说优秀的播音员就其声音与语音本身就有其丰富的美感。
另一方面,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还在于它能够用有声语言表达出丰富的节目内涵,甚至表达出稿件作者、节目编排者所意料之外的弦外之音,使稿件节目增色、锦上添花,使听众观众获得一般稿件所达不到的审美愉悦和感受。魏巍同志在听了我国已故的着名的播音艺术家、播音学教授齐越播送的他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新闻通讯后,赞扬说: "齐越先生不仅把他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把他想表达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感情也表达出来了。"
郭沫若同志在听了我国着名的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教授朗诵的他写的诗后,赞扬道: "三分写七分读。"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党代会期间说 : "不管多么潦乱的文章,一旦排成铅字就顺眼多了,再由播音员一念又增色不少。"这些都是对播音有声语言艺术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证明。
然而需要注意和指出的是,播音有声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性是受稿件节目的新闻性和艺术性规定和制约的,这又是播音创造性的特点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播音有声语言创作的特征: "带着镣铐跳舞。"既要跳的多姿多彩、富于创作的美感,又不能脱离镣铐的制约和依伴,这镣铐就是稿件节目的编辑意图和针对性。
因此播音员应该努力在这种制约性和规定性中去寻求创造。那种认为稿件和节目限制了播音员创造性的发挥,试图在稿件和节目之外去表现的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离开了稿件节目编排意图的随心所欲的所谓编辑意图,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