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弄懂被采访人其内心真正在想什么,的确是件难事。但还是可以接近人物内心,最大限度地了解的,这需要记者做实做细一些功课。
全面考虑并设置采访重点
要想弄懂被采访对象的真实想法,采访前必须如饥似渴地搜寻阅读其相关资料或作品,并记录下从中获得的灵感,因为这比采访本身还重要,记者可对被采访者有初步的了解和判断。也许在采访和写作中只需要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或个别方面也需略微关注,但在采访前,仍需要对被采访者尽可能地全面考虑,这包括六个方面:
经历。如被采访者的祖籍、出生地,生活、学习、工作背景等,这些对其现状必定有很大影响。
性格。努力找寻被采访者性格中最强或最弱的方面,如是侃侃健谈还是内向少言,是喜欢张扬还是低调保守等,因为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将更贴近被采访者的内心。
职业。隔行如隔山,提前阅读与被采访职业相关的资料,弄懂不会的东西,有利于采访时有共同语言。如采访一位作家,那就要找来其有影响的着作阅读,最好向喜欢其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求证。若采访一名建筑师,就要找来建筑学方面的书籍恶补,以免在采访时听到相关术语如听天书。
特质。被采访者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性质值得报道,是个性或职业,抑或是其他方面。通过比较找出被采访者有哪些典型性,一是纵比,与过去的他有什么新发展、新变化;二是横比,与同类人有多少相似点、不同点?
影响。一方面,被采访者对周围人或同类人有什么影响,被采访者如何受环境、周围人或同类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人对被采访者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反应,被采访者又是如何面对环境、周围人和同类人对他的影响的?
未来。被采访者可能预见的未来如何,其他人对于此又怎样看。
这六个方面只要尽可能地考虑到,采访时才能游刃有余。将新闻价值最大的一两点设为采访计划中的重点,把那些与此关联度不大的方面剔除,才能避免采访时被受访对象带着走。当然,人物报道中,最重要还是上述的"特质"这一点,但因还未与被采访者接触,掌握的信息有限,所设采访重点选择必须灵活,要在接近真实的过程中不断确认修正。
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被采访对象
能否接近人物的内心,采访最为关键。而在采访中,能否与被采访对象沟通好,健康的心态很重要。
对于知名度较高的"大人物",记者应该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心态。在报道政界首脑、财经高端、商界精英时,这种心态尤为重要。因为若记者在采访这些"大人物"时过于老实,甚至崇拜,很可能就会被他们的重要性所威慑,在这种威慑作用下,记者所采访到的东西只可能为这些"大人物"服务的,与老百姓所关注的毫无干系。相反,若记者不是从仰视的角度看人,不卑不亢,心存健康的怀疑心态,消除被采访者身上的神话光环,则更容易采访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对于平凡普通的"小人物",记者应该保持一种健康的平视心态。在采访普通百姓甚至受到伤害的无能为力的人时,不要因为对方地位卑微就忽视对方的感受,保持平视心态容易让被采访者从心理上接受,因为从美术和摄影角度来讲,平视的眼神最亲切自然。同时还要有谦虚的态度和真切的关怀,以彻底消除心理隔阂,使被采访者愿意进行一种思想交流甚至情感交流,把心里话和所知道的客观事实吐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