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语调?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语调是有声语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语音标志,任何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
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①谁是班长?--我。(语调平稳,句尾稍抑) ②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 ③谁负得了这个责任?--我!(语调降得既快又低) ④你来当班长!--我?!(语调曲折)同样一句话"他怎么来了?"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他怎么来了?--柔而扬,表示询问。他怎么来了?--柔而抑,表示疑问。他怎么来了?--刚而抑,表示责问。他怎么来了?--刚而扬,表示反问。可见,朗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二、四种基本的语调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只有以下四种:
一)平调--语调平稳,没有什么重读或强调的显着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调: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一件珍贵的衬衫》)
2、在一个睛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刘坚《草地晚餐》)
3、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已》)
二)升调--语调由低逐渐升高。常用于表示疑问、反诘、惊异、命令、呼唤、号召的句子:
1、"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契诃夫《变色龙》)
2、"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杨沫《坚强的战士》)
3、……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4、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沙叶新《陈毅市长》)
三)降调--语调由高逐渐降低,末了的字低而短。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肯定、祈使、允许和感叹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