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并列
这种论述结构的特点是对演讲中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讲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演讲中心,或从不同侧面去共同论证某一个论点。例如:王理的《人贵有志》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采用的就是并列式的结构,列出4个小标题,分别论述目标高、立志坚、生活俭、惜分秒。有的小标题中又分出小层次,引用经典名言和动人事例加以论证。由于组织得当,过渡自然,衔接紧凑,使得演讲结构完整,充分阐发了主旨,给受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种论述结构切忌罗列现象,应该注意发掘各部分材料问的必然联系,发挥整体效应。
2.正反对比
这种论述层次是,把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形成一正一反的对照,使听众从两种事物的不同或对立中辨明谁是谁非,认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例如:演讲《成才与逆境》举出正反例证:“历史上成功人士在逆境中实现人生理想”和“逆境阻碍人才、扼杀人才”。从而得出结论:环境营造和人才教育同时进行,双管齐下,才能有利于成才。
3.层层深入
这种形式是分论点、段落之间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所谓“层层深入”,分论点、段落之间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顺序不能随意变。这种讲述方式一般有两步递进、三步递进或四步递进。考生可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选择递进的方式。
(三)言之有物--内容丰盈,论据充分
如果说演讲的观点好比人的灵魂,那么演讲的内容就是血肉。命题演讲只有内容饱满丰富,才能生动感人。有些考生一味地进行空洞说教,通篇都是口号式的语言,只提出观点却没有充足的论据,使演讲言之无物,流于空泛干瘪的表达。这往往是因为考生忽略了横向拓展的思维。我们应该在完成结构设计后,在纵向的每一个点上进行横向拓展,以丰富每一个点的内涵。否则,每一个点只是浅尝辄止,论证的力度就会削弱,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横向拓展的方法很多,略举一二以供考生参考,、
1.用故事作为事实论据
命题演讲中,引用一个蕴涵哲理的故事,能集中听众注意力,拓展演讲的内容。例如:大学生志愿者江平的演讲《让我们共同爱护“娘水”》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口渴难耐,终于他在一个废弃的小屋旁边,发现了一个压水井和一个壶口塞牢的小壶。塞子边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必须把这壶水倒进井口,才能把水压上来,但是记住,在你喝完井水之后,请再注满一壶水放在原处。”于是,这个口渴的旅行者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要是这壶水倒了进去,仍旧不能引出水来,那岂不是白白地失去了这次活命的机会?他思考再三,终于按照纸条上说的去做了,果然,井里就压出了清凉的水。最后,他又注满一壶“娘水”,认真地放回原处,并且在那张纸条上面加了几句话:“只有有所舍予,有所保留,这一壶水才会流出源源不断的甘美之泉。为了你,更是为了你之后的更多人,请相信我!”演讲者引用一个旅行者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使听众明白了“娘水”的意义和作用,更使听众明白了“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发人深省。
可见,演讲中引用故事能丰富主题的内涵。但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围绕主题选用故事,无论什么类型的故事,都要成为论述和表达主题的重要材料。二是选用的故事要蕴涵情意和哲理,富有典型意戈义,能给人以感染、启发和教益。三是叙述故事要简短明快,不能冗长拖沓,力求把叙述故事和议论仑事理结合起来。四是选用故事要少而精,不能过多过滥,否则把演讲变成了讲故事,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和价值。
2.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等作为道理论据
引用道理论据来拓展横向点,不仅可以充实演讲内容,还能使演讲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例如:2003年末,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做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温总理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