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让他充分哭
要让孩子完全发泄出压力
张艳玲,女儿闵捷去年高考考入
北京大学法学院。
说起女儿高考之路,张艳玲最大感触就是:家长一定要学会帮孩子排解压力。高中期间,为方便女儿上学,母女俩租住在
学校附近。最后冲刺阶段,因为紧张、任务重,闵捷突然患上了腰肌劳损,因此经常哭,甚至会因小事发脾气。张艳玲说,每次遇到女儿哭或生气,她不会立即制止,而先让孩子“充分发泄”一番,然后再安慰女儿。孩子发脾气或哭,实则是在发泄压力。她说,高考的压力在考前几天表现最为强烈,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很正常。如果此时家长跟孩子太过较真,反而会让孩子认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压力更大。
张艳玲称,家长主动关注孩子复习,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信任我,我还不能让你完全满意。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备考压力。因此,最后阶段除非女儿要求她帮忙考察知识点外,张艳玲都在忙自己的事。张艳玲回忆,闵捷在考前一天,不小心扭伤腰,腰肌劳损发作得更厉害,甚至连弯腰系鞋带都困难。首场考试结束,女儿回家大哭一场,认为自己考砸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张艳玲不慌不忙,而是岔开话题,并告诉女儿“自己不在意考试结果”。最终,公布高考成绩,女儿
语文考了134分!张艳玲说,因太关注高考成绩,孩子总会抱有最坏打算,甚至夸大其词。实际上,孩子是希望借此得到父母支持的态度。此外,就算孩子真的失误,结果也无法改变,明智的家长应帮助孩子忘记过去,调整心态完成剩下的考试。
你平静,孩子才平静
考前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嘴
甘亚玲,女儿胡诗雪,2008年以617分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大大一学生。甘亚玲是属于放养到底的家长。她给女儿足够空间,哪怕是高考临近,也绝不多问多管,“我知道她心里有数。”高考前,甘亚玲相对问得较多的是:你都按计划进行了吗?在考前一两天,女儿的计划也具体到每天每个时段应该复习什么。甘亚玲称,对于
高三家长而言,最后要做的是提醒孩子按计划进行。考前一周,女儿学校放假。甘亚玲严格按照高考各科时间点,帮孩子调整复习时间,以便女儿提早找到兴奋点,晚上11时一定准时睡觉。“我们平静,她才会平静。”高考逼近,甘亚玲夫妻俩都很紧张,但不露声色。甘亚玲说,高考前一天,女儿在家复习,夫妻俩依然看
新闻,只是声音调小了。甘亚玲称,母女俩即使聊天,也很少聊学习,“学习只有孩子最清楚,家长帮不上忙,只能帮助孩子调节心态”。胡诗雪四月调考,
数学考试因生病没及格,受到很大打击,当晚,甘亚玲到校安慰、开导女儿,并开玩笑说:“不错不错,最差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以后咱什么都不怕了!”高考前夕,甘对女儿说,冲北大是咱们的目标,但最差也可上武大的自主招生。在甘亚玲的调侃式鼓励下,女儿以接近满分的
数学成绩回报了妈妈。因离
考点远,高考前一天,胡诗雪自己准备好了所有物品,母女俩临时住进宾馆。甘亚玲提醒:孩子考试的必需品一定要孩子自己准备;特别是高考所需文具,最好不用新的,以免孩子用起来不顺手,影响发挥。
你笑了,孩子才会笑
用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
陈明珠,儿子陈润泽,去年高考以664分考入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
考前一周,陈明珠在儿子面前只字不提学习和考试。在他看来,高中最后几天不要奢望在孩子身上发生奇迹。“用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鼓励孩子。你笑了,孩子才会笑。” 这是陈明珠做好“后勤部长”的两大法宝。陈明说,考前一周孩子的饮食起居一切照旧,刻意改变反而会给孩子敏感的心加压。“少在孩子面前唠叨想吃什么、想买什么之类的话题。” 他说,家长要以平常心态面对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为使儿子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陈明珠有时吆喝儿子出去打球、散步。茶余饭后,他常陪着儿子聊天,谈论社会时事和儿子的业余兴趣,适当帮孩子转移高考压力。“痛苦来自比较。”陈明珠说,他从不比孩子成绩。“和差的比没必要,和好的比只会给孩子加重负担。”陈明珠称,考前三四天,他总把鼓励的话挂嘴边:这几天复习非常规律,效果肯定好;近来很有进步,只要努力了就很棒。他坦言,家长比孩子还紧张,但表面上一定要表现出愉悦的心情。“我希望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儿子。”他在考前那晚与儿子谈话,谈话最后,他笑着对儿子说: “清华只是一个奋斗方向,不应成为一种压力.”他提醒家长,这几天要多鼓励孩子,高考期间,家长的言谈举止应给孩子的暗示是:考一门丢一门,尽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