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这几年发展迅速。就拿中央电视台来说,短短的几年就发展成12个频道,还有这么多的受众。每天有这么多的从业人员都在用着广播电视这种特殊的语言来沟通和交流。应该说,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多年来在广播电视语言方面也有过一些研究,但是总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有的问题看得不一定清楚。现在,在广播电视一线的从业人员需要有理论的指导,至少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有很多意识需要加强。比如说从业人员的语言规范意识,就应该加强。
我每天都在做着这样一个探索和尝试,就是在自己的节目中使自己的语言运用更加亲和,尤其是在《焦点访谈》这样一个刚性的重量级的节目中。同样的话,同样不丧失全民性和权威性,但是换一种说法呢,就会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我就觉得这虽然是一种语言应用的现象,但是其中、其背后却有一种功力的把握,体现了一种跟观众的关系的把握。
还有一种把握呢,就是播音员的语言与主持人的语言是不同的、有区别的。播音员的语言是一种转述者的语言,而主持人的语言则是一种第一人称的"我"的语言。我就不能容许自己在和观众面对面地进行你我这样的比较个性化的交流时,使用一种宣讲评论式的口吻,阐述的口吻。那么,像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可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种语言现象比如说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之间的区别,比如说怎样寻求与观众之间建立一种亲和的关系?从什么样的角度讲话是最适合媒体沟通的?
我就觉得受众的感受,我们不能不考虑。如果你说:你更喜欢一个主持人是亲和的呢还是规范的呢?他可能回答更喜欢的是亲和的。甚至忽略了他的哪个字音发得不准啊,哪个语言的音节发得不规范啊,甚至都忽略了。以前我觉得研究语言的人过去强调从语言的规范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忽略了语言的应用功能、交流功能。这是学术研究上的一个很大的误区。怎么能那么忽略受众的感受呢?当然了,如果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语言训练的主持人,如果他们接受了训练,肯定会更好。但是从观众的价值取向来看,让他们具有亲和力则是更重要的。如果我们说得字正腔圆,但是毫无交流感,那就起不到媒体代表的作用,起不到交流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的作用,你再字正腔圆,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觉得亲和力和规范二者都不可偏废,而是要寻求一个合适的结合的方式,让没有受过专门语言训练的人的语言规范起来,让所有的人都有亲和力的意识,所有的在镜头前说话的人都做到这样。我现在在广播学院做兼职教授,我每个月都要到广播学院去讲课,讲课的时候,我就经常和同行、和学生交流,我就一再强调,我所看中的语言技巧就是"亲和力".
语言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内部,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还没有来得及让自己的语言更加规范,但是他的个性却很突出、很明显。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有一种语言的审美标准,现在有很多主持人在缺少规范意识的同时,也缺乏审美的标准。他们可能不以为规范的语言是美的。这是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需要训练,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与灌输。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在现在的教学领域中来渗透这样一种观念。比如说广播学院的教学。在过去,采编播三个方面是分开的,是森严壁垒地分开的。分开的结果是什么呢?当走出校门的时候,播音专业出来的人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编采专业出来的学生则是动手不动口。很多编采专业的同学一肚子学问,很有见识,可是站在话筒前,站在镜头前却很难说话,不知道怎么说话,张不开口。试想一下,作为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如果不具备在话筒前说话的能力,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份欠缺。就像播音专业的同学不会说自己的话一样,这都是一种跛足的现象。跛足能走多远呢?只有两腿强劲,才能够走得远。现在广播电视事业明显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采编播融合的趋势,实际上反过来为教学领域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即我们怎么样培养学生。学校里有相当一些对语言有研究的人,在教学中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即不论是采、编、播,都要在其中进行相当的口语训练。我们说的这个口语训练不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看图说话的训练,而是适合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的训练,使走出校门的人都有基本上具备在话筒前、镜头前讲话的能力。21世纪再从业的人员应该跟20世纪的从业人员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在走进这个大门的时候就有一种审美标准:这种规范的语言就是美的。现在这种杂糅的现象与电视频道的发展的态势是有关的,发展得很快,肯定是多种现象都存在,那么,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稳定之后呢,我觉得,我挺乐观的,广播电视的语言肯定会更加规范。
仅仅是从屏幕上来看语言现象,可能还不足以使我们的节目达到理想化的程度。考虑到这个现象背后的东西,比如说谁在为屏幕上从事这些语言交流的人做准备,有的时候这个后面的人更重要。明天谁会走到台前,走到屏幕上,这个人接受了哪种训练,这将决定我们明天屏幕上的色彩。
电视台在电视上加字幕实在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是从服务观众的角度来讲,这完全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电视上有了字幕,可以方便很多观众,但是,加了字幕就给自己带来很多被动。广播电视语言应用中,口耳相应方面不太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但是字幕则太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出毛病的机会太多了。
媒体的语言应该是鲜活的,但是媒体的语言跟老百姓平常说的语言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它应该更规范,更上一个档次。但是它又与那种更严格的规范要求又不一样。你比如说像会议上的语言等,它应该有一定的鲜活度,应该比较靠近老百姓的生活语言。它比那些会议上、公务上、学校里的那些语言更靠近生活。要不然媒体语言就不具备时代感了。媒体语言应该是最具有时代感的语言。我们现在如果把那个50年代、60年代的广播录音作品拿来,一听,绝对有时代感。如果媒体的语言没有时代感的话,它就完不成这个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我觉得媒体语言应该是很靠近显豁的生活语言,这样又有一个规范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