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广电行业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技能变迁的格局,正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量上说,新型教育要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知识在量上比以往要丰富得多,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从质上说,新型教育同样要求播音专业教师也具有必备的创造性品格和实践能力。
增加知识存量
播音主持教育首先对教师的知识存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拥有量将进一步呈现出迅速扩张的态势,贫乏的知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知识存量迅速积累,以便能与迅速扩张的知识量相适应。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而且在未来社会中,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与播音员并无绝对严格的界限。因此,合格的播音专业教师必然伴随着终生学习。未来的师生关系也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所有这些,都要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成为一个采、编、播、教合一的人。这种转化显然不应仅仅看作量上的简单增加,而应理解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知识的整体性跃迁和结构性的变化,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在质上的飞跃。
丰富知识结构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运动与结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基本属性,作为反映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一种意识形态,知识也应当具有结构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须相应于传媒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优化,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知识包括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得出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由功能出发,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四个方面的知识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上述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播音主持教育改革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对每一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来说,科学、技术、新闻、文学、艺术、哲学等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进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对播音专业教师“П”字型知识结构的建立模式进行了分析。
紧跟一线动态
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必须密切与广播电视事业的鱼水相依的关系。广播电视事业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生命源泉,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科研计划,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全球媒体竞争需要的优秀播音主持人才。密切关注播音队伍现状,了解播音一线动态,掌握媒体改革动向,是每一位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修的功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落实到广播电视传播上,必将导致传播工具的更新、传播条件的改善、传播媒体的增多、传播方式的变革。这一切变化又使得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观念、创作条件、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手段、创作样式、创作依据、创作状态都发生变化。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可以创造或争取机会深入一线调研,参与节目策划与播出,尽可能参与播音主持实践,做“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一线聘请富有播音主持实践经验的人授课;二是加重学生实践训练的环节和课时。
掌握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则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将新的信息技术适时引入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教学中去,应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模式、评价方法、学习手段,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审视播音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如何满足这些要求?仅凭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行不通的。在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用老眼光来对待新问题,不了解信息社会传媒教育观念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一成不变的话,不仅不能推动信息社会教育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传媒教育事业的进步,导致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极不合拍。因此,具有合理、完整的信息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须在此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并积极尝试各种信息手段与传统课堂的整合,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