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最负盛名的纯文学期刊之一——诞生于1980年的《小说月报》,如今已买入了而立之年。面对时下来自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曾经叱咤一时的《小说月报》是否还能延续辉煌?30岁的它是“男儿事业正当年”,还是已然步入早衰的轨道?互联网络时代,读者是否还需要纯文学杂志?《小说月报》还能撑多久?就以上问题,日前,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小说月报》的主编马津海先生。请他为文学期刊号脉答疑。
文学没有普遍萧条
记者:作为月刊,《小说月报》何冠之以“报”?《小说月报》和创刊于1910年,曾由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学大师担任过主编的同名刊物有什么联系?请您回顾一下《小说月报》30年的发展历程。
马津海:顾名思义,《小说月报》就是将每月的最新小说向读者汇报或报告。《小说月报》创刊于1980年,与1910年在上海创办的《小说月报》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借用名字而已。
《小说月报》的创办是伴随着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兴起应运而生的。创刊第一年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记得当时邮局还出现了限制订阅的情况。当年最高期发行达160多万册,成为最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选刊。在当时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随后,《小说月报》随着中国小说的兴起、发展、高潮、低潮直至回归原点走到了今天。
记者:盛极而衰,在《小说月报》30岁的时候,您怎么看如今纯文学刊物走下坡路的大趋势?
马津海:我认为纯文学期刊走下坡路是时代发展的表现。上世纪那种“洛阳纸贵”的现象,才是不正常的,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文学期刊率先解禁,为人们提供精神粮食。那是一个小说可以轰动全国的年代。文学期刊特别吃香。即便是没有什么名气的文学刊物,也可以发行到几十万册。然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门打开,各种文化、娱乐手段的引进,文学期刊自然也就边缘化、衰落了。在我看来,这也是所谓的“回归正常”。
记者:小说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上世纪80年代,《高山下的花环》、《人生》、《沉重的翅膀》等精神产品引发社会极大轰动,而现在小说引起社会轰动的可能性很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文学的普遍萧条外,您认为还有什么?
马津海:首先我应该说,文学没有普遍萧条,而是在一个很正常的状态中,之所以有些人会有文学萧条的看法,是相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而言的。当时一篇小说可以造成全国性的轰动现象,是诸多因素和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才会有的。
在21世纪的今天,试想一下,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国人不思经济高速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尽快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却在那里为了一篇小说神魂颠倒、不思茶饭,这能说是正常的吗?
30岁的《小说月报》还能走多远?
记者:目前《小说月报》的发行量如何,是否盈利?在互联时代,您觉得30岁的《小说月报》还能走多远?
马津海:目前,我们的两刊《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仍以期发40万和15万居同类文学期刊之首。而且,我们绝对盈利,而且利润不小。另一方面,新媒体对我们期刊的冲击的确很大。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一代,80后90后,他们几乎不接触纯文学期刊。不但不看纯文学刊物,而且对于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也没有多大兴趣。这代年轻人更愿意接触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这个群体的丢失,对我们刊物而言,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失去他们,就意味着失去未来。但是,如果就此判断《小说月报》不行了,也是不客观的。事实上,刊物自1980年创刊30年来,多少还是积累相当的人气。我们的老读者也不少,尽管他们现在都四五十岁了。怀旧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小说月报》在当代文坛,还是有一定的“赋予功能”,一般作者,在我们刊物上发表小说,能够很快地被文坛主流关注到。所以,这个刊物,至少在未来10年,还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10年之后的事,我就不好说。
记者:出版人路金波曾说过,类型文学才是文学阅读的主流,纯文学非常小众。作为一本纯文学刊物的主编,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马津海:我非常赞同。实际上,放眼世界,除了极少数国家,你很难找到一本杂志,只刊登纯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的。西方世界的主流杂志,文学都是以“配菜”形式,出现在一本综合杂志里的。比如美国赫赫有名的《纽约客》。其实,我国的纯文学刊物,也是一个历史产物。我们国家当年是向前苏联学习,才会创办那么多的纯文学刊物。一个统计很能说明问题。目前中国大约有八九千种杂志。其中,纯文学刊物就有500多种。这样的数据,放到全世界来看,都是非常奇怪的。
记者:既然刊物面临读者老龄化的问题,杂志社有没有想过内容改革,多刊登一些适合年轻读者阅读的内容?比如《收获》就已经开始登载郭敬明的小说了。
马津海:这个我们正在考虑。但是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80后、90后他们不接触纯文学刊物。这一代人,他们更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他们的作品。而成熟的作家,数量又十分有限。数得出名的,也就韩寒、郭敬明这几个。而且,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现在我们依然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如果内容改革,向年轻读者倾斜,很有可能陷入既没有吸引来新读者,又丢掉了老读者的尴尬境地。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左右为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