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的连贯与思辨:
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在特定的语境中显示其特定的语意。因此,不论是重点句还是非重点句,我们都需要在顾及与比邻句的关联中,去确定每-句的具体语气,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堆砌散句,使整体内容连贯、透彻,使语流曲线运动流畅。对于专业性强的稿件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在上一一个例子的后半部分我们实际已经接触到这点,下面以具体实例再详细解释一下:
"他们写道:《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有关规定,实际上赋予了行政部门具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立法法》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
这三句话不是本篇报道的重点,'但却是重点结论句(见前一例句)的必要推理部分。正因为它一步一步的详尽解释和推断,才使普通的受众能明了其意,并引起共鸣,进而得出相同的结论。它们的有声表达该怎样处理,才能显示出这篇文字原有的内在品质呢?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首先要明了,这三句尽管分别涉及三个不同法规,但是我们却不能单独、孤立地去认识和表达它们,因为它们构成了一个意群,是这一意群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换个角度说就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一意群的整体含义的约定和语流曲线的驱动下,再去认识和处理每一个句子。关于该意群的具体推理含义,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这里不再赘述。关于该意群的语流曲线,有两种选择都是可行的:第一种曲线样态是头一句半高起,慢推上,到第二二句有力、利落地转向下行,第三句平稳接续,最后稍抬起和加重果断结束。第二种曲线样态恰和头一种相反,是半高起,慢转下,到第二句紧接转上行,第三句平接后稍向下,最后有力结束。以上两种曲线起伏形式尽管相反,但却殊途归,都能将该意群的推理完成并鲜明的引向必然结论。这也正体现了"语无定式"的表达规律。我们所要避免的是语流平直,或是雷同的由零升高再降到零结束的三句段小曲线的拼凑组合。
在意群的整体约定下,三个分句的重音分别精选为:"行政"、"人身自由";"宪法"、"不受";"只能"、"法律".过多的重音往往是因为割裂逻辑链条,孤立处理单句造成的,它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削弱了这一意群语流的连贯性和语意的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