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小评论;廉政建设不能刮风
过去,有些工作常常是一阵风,风来了,山摇地动,风过了,嘎然而止,有些坏事情和坏风气,往往在"风"过不久就死灰复燃.
对惩治腐败,搞廉政建设,群众既喜且忧,喜的当然是这样做很符合民意,有利于党风好转,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忧的就是一阵风,半途而废,不能完全彻底.因为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确实存在着爱"刮风"的毛病,有些违法犯罪分子掌握了我们的规律,他们经历了风浪,变得更狡猾了,有的甚至成了"避风"的"专家"和见风使舵的"老手",一次次地"化险为夷",笔者就亲眼见过三个镜头.其一,某局长在送别一个验收检查团时不无遗憾地摊开两手说,"各位请原凉,现在正在风头上,招待多有不便抱歉!抱歉!"其二,某办公室两位领导在窃窃私语,甲:"我看这次运动来势凶猛,老兄还是先避避风吧."乙:"老兄言之有理,是该避风."其三,某厂一科长向厂长请示:"厂长,往省里送的礼品备好了,你看何时动身?"厂长:"等过了这阵风再说吧."
光靠刮一阵风,是刮不走我们生活中某些腐败现象的.谁要是以为发一两个号召,组织几次学习,制定几条廉政措施.处理那么几个人,抓几个典型登登报:就把问题解决了,这只能是天真的良好愿望.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确确实实是动真格的了,党中央已经从自己做起,率先实行廉政,并且从法律-亡、制度上采取了不少坚决有力的措施.一个"廉政"的"大气候"已在全国初步形成了.这说明,廉政建设再也不会有停歇的时候,腐败分子、犯罪分子将无孔可钻.
2、评论:一字之改意义不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十四大报告中"国有企业"一词,取代了以往常用的"国营企业".这一字之改,意义大不相同.
"国营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管理的企业.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营企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曾起过积极作用,这是毋庸讳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其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弊端已日益突出,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特别明显的是,它使人们产生了依附性,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们不敢走出它的保险圈,
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施展才能."国营嘛,好坏国家担着,职工国家养着."在有些人眼里,只要进了国营的门,就是上了"双保险".至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反正有国家呢,大可不必操心.看划脚,使得企业无所适从.现在,"国营"变成"国有",这标志着我们党、政府对企业的认识以及领导经济、管理企业的指导思想更为科学了.虽只一字之变,但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它把我们追求多年的一个"分开'?--政企分开;一个"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准确鲜明地表述了出来,与企业改革的宗旨合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人们的思维、观念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从这一字之改所包括的丰富内涵中,我们可以预见,政府、企业各就其位,各尽其职,各级政府宏观控制会更有方,"国有企业"内部活力会更好地进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