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字之所以成为演唱中诸要素的重中之重,在于"它不仅涉及字的韵律、气息的调控、吞吐的力度、发声和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技术和技巧因素是否恰当,而且关系到情感的展现、意境的表达、人物的塑造等艺术表现是否准确到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什么京剧艺术大师余叔岩说他唱戏就是唱字,我以为原因就在这里。"(见拙作《吐字中的几个规律性问题》,《中国京剧》2004年7月号)
练习吐字,交代清楚字头、字腹、字尾,从一字、一句做起,积少成多,习惯成自然,并不困难,只要有心罢了。
顺便说一下吐字和咬字的区别。严格说起来,咬字指的是字头,吐字指的是字腹和字尾。但这只是在分析时予以分开,例如说,"咬住字头",不能说"吐住字头",实践中,字头和字腹字尾是无法分开的。因此,这两个词组可以通用。
吐字与生活中的发音在形态和响度重点上均有所不同。不仅同普通话不同,与各地方言更是大相径庭。在形态上,京剧唱念中的吐字,颇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字头、字腹、字尾交代的很清楚;生活中如果这样说话,他人准以为是神经病。这是其一。其二,在汉字拼音的各个音素中,什么音素较响,较有力度,有一定的规律。(见上述拙作中的"元音响度规律")这里只说说合口呼的wang(王、望、往等)和齐齿呼的qian (如前、千、乾等,"前"和"千"在传统戏中乃是尖字,拼音是cian)和nian (年、念等)。
"见大王"的"王"字和"怕谈以往"的"往"字,发音较有力较响的音素是w (u ), 而u 的发音是合口呼,它的发音不仅要响,而且"慢镜头"的时间还要相对长一些。如果一张口,就把嘴巴张得很大,字头成了开口呼,整个字的发音就成了地方话的发音了。《红灯记》中"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往"字,从剧情和此时此地李奶奶的心境看,这个字既是逻辑重音,又是情感重音,演员应十分重视这个字的力度和强烈的感情色彩。高玉倩在这个字特别是w上下的功夫及其效果,后继者,可以说无出其右。
再看看"年"的发音。"年"的字头是 ni , 凡是字头的介音是 i的,就是齐齿呼,因为"年"的字尾是 n , 所以它的发音重点在 ni 上,ni 的"慢镜头"时间也相对长一些。不能一开口就把嘴巴张得很大。同样,前、千、乾一类字,发音重点也在字头q i或 ci上。字腹的发音也不能张口太大。有人把带齐齿呼字头的发音称作半开口音,就在于防止嘴巴张得太大。
下面重点谈谈吐字中的"元音反咬规律".这涉及吐字时的唇形、舌位和口形,因为舌的位置和唇、口的形状同生活中同一个字的发音状态相反,所以我叫它"反咬规律",取反其道而行(咬)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