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
我们在构建"口才树"理论体系在设置上,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递进原则,这是非常符合大众的认知习惯和口才提高规律的。比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打开了心理障碍后,突破了敢说,接下来的学习才能更有用;否则你声音再动听,态势语再好,你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那还有何意义?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严格遵循这一理论体系,环环相扣地进行,循序渐进地展开,按部就班地训练,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方法和技巧
每个人的在知识层次、人生阅历、成长环境、工作岗位等方面都是存在着差异的。本书很多章节中,我们设计训练题目时,尽管努力寻找最有说服力,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并不能保证这些训练能够适合每一个人,可以直接拿到实践中去运用的--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读者朋友在本书的使用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我们传授的方法技巧,并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指导我们的口语实践。这样你才真正地掌握了本书的灵魂,掌握口才训练的真谛。要知道,口才训练并不是要把大家打造成千人一面的演讲家,而是要在张扬各性的基础上提升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锻炼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是,是不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口才训练后,就可以停止不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口才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口才的锻炼永远都没有止境。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经过训练或锻炼,只能说你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但不能说,你的口才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提高到了极限--这样说也是不科学的。有的读者朋友如果认为,只要把这本《好口才是怎样炼成的》读完一遍,掌握了"口才树"理论体系就万事大吉了,就能练出一副好口才,那么你的收获一定将大打折扣了--这是众多学员的经验之谈,也是我们的经验之谈。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好口才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锻炼。
内外兼修、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口才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水准。记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记得被誉为"平民总理"的温家宝总理无限深情地吟诵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记得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失学儿童的丛飞说"我无力成就整个世界,却可尽我所能成就一些孩子"……仔细回味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出众的口才魅力,更感受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
的确,好的口才应该是真善美的自然流露,高尚的人格是好口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遗憾的发现,有的人片面理解和歪曲好口才的含义,认为好口才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只要能说就行了。比如,一些人在工作上拈轻怕重,嘴上讲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实际上做的却是见利益"上"、见困难"让"的事情,不务正业、华而不实。更有甚者认为说谎话面不改色是"本事","吹牛皮"不假思索是能耐,满嘴假话、空话、大话甚至挖苦、讽刺别人的尖酸刻薄之语。事实上,这样的人越能"说",反映出他的道德水准"越低下".因为,在他们那里,口才不再是共享信息、传递真情、沟通了解的工具,而成了攫取个人利益的"敲门砖".这样的人,在最初的人际交往中可能会给人聪明伶俐,能言善辩之感,但时间一长终究要原形毕露,弄巧成拙。
所以,我们在口才训练的时候要内外兼修,既要练口才,更要讲做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要做实事、讲实话、传真情。必须明确,"我口说我心"才是好口才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