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训练:第一讲让我们说标准普通话
第一讲让我们说标准的普通话 
一、理论基础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通用语言,青少年朋友们能用准确、清晰、规范的普通话表达与交流,那可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呢!随着中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好多外国人都在学习汉语普通话! 
如果套用广告语形容普通话,就是“普通话,语言中的战斗机!”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要注意的是,虽然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就其整个语音体系来说,并不包括北京的一些土语、土音的,比如北京方言说“老师”,常说成“lǎoer”,说“吝啬”是“抠门儿”,这都是不规范的,朋友们可不能理解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啊。 
汉语一般分为八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他们与汉语普通话在语词、语音、语调方面存在差异。 
大家都学习过汉语拼音,知道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即使声母韵母相同,如果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呢。 
(一)声母 
声母21个,按照发音部位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面音:j、q、x 
(4)舌根音:ɡ、k、h 
(5)舌尖前音:z、c、s 
(6)舌尖中音:d、t、n、l 
(7)舌尖后音:zh、ch、sh、r 
其中,n 又叫鼻音,l 又叫边音;z、c、s 又叫平舌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 
发音部位分别为: 
1双唇音 
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2唇齿音 
f 上门牙轻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3舌尖中音 
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4舌根音 
ɡ 舌根抵住软腭,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 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5舌面音 
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腭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6舌尖后音 
zh 舌尖翘起抵住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 舌尖翘起,接近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7舌尖前音 
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二)韵母 
韵母39个,按结构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1单韵母 
单韵母10个,分别是ɑ、o、e、i、u、ü、ê、-i(前)、-i(后)、er(儿化韵)。 
2复韵母 
复韵母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有: 
1124768988(合作加盟)  
353157718(技术支持)  Email:11247689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