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指定稿件朗读注意事项之如何朗读稿件
如前所述,指定稿件朗读的要求是:清晰明了、顺畅、生动、富于表现力。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把握,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
首先,理顺脉络,清楚连贯。从以前的考试情况来看,经常有考生在朗读时或者一句一顿,或者从头到尾不敢停顿,使内容既不完整,也不连贯,散乱一片,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朗读者可以通过划分小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划分小层次就是把一个自然段内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句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表达时,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尽量地紧凑、连贯。如《九铃女童勇追歹徒》例稿的第二自然段,如果从头到尾一句接一句地“趟”着读下来,内容就不容易完整、连贯、清楚。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段的内容是分成三个小层次叙述的:
第一个小层次:“8月13日早晨……全神贯注地挑起菜来。”
第二个小层次:“这时……撒腿就跑。”
第三个小层次:“当时刘聪的妈妈……扔下车奋起直追!”
表达的时候,注意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间少停多连,句尾多扬少抑,做到所谓“归堆儿,抱团儿”;而在小层次之间,注意用停顿、语气加以区分,这样读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完整、连贯了。
其次,感受领先,以情带声。从以往的考试情况来看,在指定稿件朗读时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考生毫无感受、毫无表情地念,机械木然、干巴巴地读,这种“朗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最低层次的“念字出声”,距离朗读的目的、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是一个字也不念错,一个结巴都不打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朗读,是朗读者对稿件内容的有感而发和真实态度感情的自然流露。在稿件准备时,朗读者对内容的主题、目的、基调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朗读时,要善于带着这种认识和感受去朗读,并且善于随着内容的变化让自己的感受也相应地变化,再用变化的语气把这种变化的感受表现出来。如例稿第一段,朗读第一句话时,应有一种遗憾的感受,而读后面的两个分句时,应有一种钦佩、振奋、感叹的感受。句子内容不同、句子所孕含的感情色彩不同,朗读者的感受和表达就不应相同。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表达,有声语言就容易生动、感人。
再次,重点突出,主次鲜明。朗读表达最忌“千篇一律”,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同样的轻重、同样的快慢、同样的虚实、同样的高低、同样的间隔、同样的节奏,以致造成声音效果平板呆滞、索然无味。朗读者要善于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运动,对于那些直接表现主题、目的、基调的词、句、段给予突出强调,语调可以用加重的方式,也可以用停顿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快慢和抑扬的节奏变化进行,例如第三自然段,为突出“小刘聪赶上来了,她劈手夺过歹徒手中的书包,因为用力过猛,几乎摔倒在地,等刘聪站稳脚跟,歹徒已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这句话,前后都可以采用放轻、放缓,采取“抑”的读法。而读到“她劈手夺过歹徒手中的书包,因为用力过猛,几乎摔倒在地”这一句,则加重、加快,采用“扬”的读法。这样小刘聪的英勇行为就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最后,排除杂念,全神贯注。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有声语言艺术活动,它需要朗读者全神贯注。然而考场的氛围,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程度的紧张,过度紧张会分散考生的注意力,使朗读不能顺利进行;还有的考生怕自己朗读不好,缺乏自信;有的想自己的声音如何,嘀咕自己语音、发音、嗓音的“毛病”;还有的在想主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如何;有的偶尔打个结巴,读走了一个音,而懊恼不已,以致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读的内容。凡此种种,都属于杂念,这些“外抑制”会压抑大脑皮层对稿件内容的兴奋,会影响应考者正常的朗读状态,影响表达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于稿件内容,可以用思考内容来排除杂念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