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众
讨论时,有的考生很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忙于附和别人,所谓的表态也只是将别人的话再说一遍。有的考生开始还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一遇到相左的意见,就偃旗息鼓,无心人同意,自己就跟着同意。从众说明了考生缺少判断。从众的关键不在自己的观点是否和大多数人一样,而在于:(l)无论同意与否,对他人观点,自己是否有理有据地做出判断。(2)对于大家都同意的观点,自己能否换个说法。如果满足这两点,那么,即便个人观点与众相同也不属于从众。
2.偏颇
偏颇是指考生在独立阐述或者讨论的过程中所摘取的事实片段或者所提供的观点意见无关事物本质和关键,以偏概全,缺乏说服力。造成偏颇的原因有:(1)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材料掌握得不全面;(2)思考不深入,没有分清主次;(3)在讨论的过程中,只拣喜欢的听,拣有意思的听,没能综合更广泛的意见进行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偏颇说明了考生思考不周,参与不深。
3.专断
断是指考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视他人的意见,一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尤其在总结阶段,只肯定自己的意见或者相同相似意见,对于不同意见,拒绝阐述。这样的专断对于一次讨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讨论和独立阐述不同就在于,它强调集思广益,相互碰撞。而专断的本质则是无论如何,只有“我的”才是“对的”。有的考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在观点上表现出固执,拒绝采纳有说服力的材料和意见,且经常不礼貌地打断别人的阐述。可以说,专断是不善交流的表现。
解决专断的最好办法,包括两点:(1)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对方意识。在讨论中要积极接收和判断他人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不可无视他人。(2)给他人的阐述和反驳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组员释放自己的想法。
4.退避
退避是指在讨论的时候,有的考生除非轮到,否则绝对不主动参与。一旦遇到相左的观点,拒绝交锋,哪怕不同意对方观点也不再继续发表意见。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这样的考生处处给别人让路,完全置身局外,一副不愿意惹麻烦的状态。退避的考生通常是一副消极应对的心理,展现出不自信的状态。笔者认为,调整退避关键在于首先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讨论的积极作用,调整心态。
5.走神
有的考生在讨论中走神。因为常常置身事外,习惯退避的考生就比较容易走神。其次,不能及时跟上讨论节奏和思路的考生,因为接受不到来自讨论的刺激,时间一长,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讨论上。解决走神的关键在于学习批判性倾听。首先要认真听,听到并听全其他考生的发言。其次,及时分析和判断他人的发言,撷取其中关键和有用的信息。
6.争吵
考生一般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容易激动。尤其当个别考生的观点遭到多数组员的反驳附。者堆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对抗,甚至发生争吵。考生应认识到,有理不在声高,邻吵不能解决问题,过激情绪是不理性、缺乏风度、缺乏情绪控制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