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排情节
故事作为一种情节文学,无论何时何地,衡量其好坏的首要标准都是情节,这一点毋庸置疑。而编讲的“故事”中情节有其特殊性,要有讲述性,那么什么样的情节才会具有讲述性呢?
首先,要选择单一性的情节。一个故事应该始终围绕着一个事件、一条线索展开,有些考生在一个故事中讲了两件事情、设计了两条线索,于是就出现了脉络紊乱的弊端。
其次,情节安排以“顺叙”为主。故事的情节应该尽量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序来安排和设计,这种顺叙的表达方式是最符合故事讲述性的这一要求的。即使由于特殊需要运用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也应该是少量的。有些考生就是由于过多地采用倒叙和插叙而导致讲述上的不清晰,时空上大幅度地颠倒使其逻辑混乱,从而影响了故事的叙述。
再次,情节必须完整,比例协调。一个故事应该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过程,且每个部分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和设置。而有的考生讲述的故事开头过长,正戏没有开始,时间已过去了一大半;或者开头过短,入戏过快,使听众不知所云;还有的考生叙述的故事主体部分显得过于单薄,难以形成与“凤头”、“豹尾”相匹配的“猪身”,整体上“支撑”不起来。另外,“故事”的结局虽仅是一个尾声,但它往往是高潮所在,精彩所在,而不少考生设计的结尾却十分马虎,草草收场等。
最后,对于以“事件”为核心的故事情节,表述时情景性的动作应该多一些,而非动作性的对话应该少一些,这样才能娓娓道来。
(二)塑造人物
如果说“事件”是故事情节的骨架和依耗.羽区人-“人物关系”就是情节的血肉和实体。有句俗语叫“人物关系就是戏”,就是说,好的人物关系会使故事情节产生强大的戏剧张力。因此,考生在构思故事时首先要根据命题规定设置好人物关系--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和利害关系。对故事来说,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只是表层关系,真正能引起冲突的有用的人物关系是利害;关系。如两个小姑娘争取一富有男人的爱情,.几位高校教师为一个职称竞争等,这里面的小姑娘、高校教师之间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只有利害关系,才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才能让听众予以关注。但由于时间有限,考生设计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不要太多,并尽量使人物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不能太复杂,否则很难驾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还要有主有次,有“红花”,有“绿叶”。此外,塑造人物还要设计人物性格,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方法。一是为人物设计一种典型的性格,把标志性特征赋予人物的身上。例如阿凡提的“机智”、《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善良”等都是故事中人物的典型性格。二是人物的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发展或变化,甚至故事结占尾人物的性榨与开头大相径庭。这一方滋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中较常见。三是用对比和反差的方法来揭示人物性格。性格的对比主要分为三种: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具有正面特点的人物和具有反面特点的人物之间的对比,人物自身外表和内心的对比。
(三)渲染环境
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环境的渲染,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这对于增强故事的讲述性和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环境的要求,有来自对人物的烘托,也有对事件的渲染。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场所、所处的状态,使人物更加形象、立体化、具有感染力,也有助于单一叙述后的情感表达。所以,得到一个命题后,考生应以最快的速度,给故事一个人物.一件事。一个背景环境。另外,考生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必须与人物言行相结合。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有了变化,人物的言行必然会有变化,我们要注趸意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注意了这一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性格,都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设置悬念
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有个着名的理论:两个人走进一个屋子,坐下来谈话,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弹爆炸了。这个过程提供给观众惊奇。相反,如果在他们走进屋子前,观众首先看到一个凶手进屋子将炸弹藏在桌子底下,接着的两个人走进屋子却没有发现炸弹,仍然坐下来谈话,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悬念,,可见,悬念是对节悬而未决、结局难料的安排,以此引起听众迫切期待的心理。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关系、事物之间的对立变化,欲知而未知的愿望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念,引起听众浓厚的兴趣。因此,编讲故事时考生必须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的需要,精心地设置悬念。
设悬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考生可以把悬念放在故事的开端,一开始便让听众疑窦丛生,随着矛盾冲突的升级,一直将悬念推至高潮。主要方法有:(1)单悬法。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中,由于故事的篇幅较短,可用一个悬念来贯穿故事始末。这些悬念可以是一些作为线索贯穿始终的道蔓具、引人关注的话题、惊险的场面、恐怖的气氛等。(2)循环法岛。如果一个悬念在作品中重复运,那么读者对这个悬念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循环法就是把同一个悬念反复强调、反复运用,以增强听众的期待心理。在悬念的设置中,考生要把事件的发展趋势有意识地交代清楚,使听众能够预料到故女事的必然结果,从而对故事中人物p运的发展产生焦虑,对情节的发展产生期待。(3)连缀法。小悬念的连缀是发展悬念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总悬念的设置下,作者不断制造一系列小悬念,这些小悬念环环相扣,丝丝相连,承上启下,为了强化总悬念而发生变化。用这种方法设悬可使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引人人胜。例如,考生可有意制造一些势均力敌的激烈冲突,也可巧妙地让情节发展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局或答案。
当然,在悬念的设置中,隐藏结果和重要信;息要有个限度,如果一味地隐藏或逐个隐藏,会适得其反,让听众疑惑不解。
另外,一个好故事应该给人以意犹未尽或余音绕梁之感,结尾必须要“释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抖包袱”。考生可根据故事发展需要选择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
(五)设计矛盾
构思、设计矛盾冲突,是编讲故事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所在。矛盾的来源以是两个人物的性格冲突,也可以来自事件的偶然转折。矛盾的出现使平铺直叙变为一波三折,也使故事更加生动传神。设计故事的矛盾时考生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制造一个尖锐激烈的矛盾。在故事的“重场戏”中,调动一切的手段,在冲突最尖锐、感情最激荡、趣味最浓厚的地方,极尽渲染之能事。第二,矛盾要高度集中。一个故事只有一对主要矛盾,明确、集中、单纯,从头到尾贯穿情节,所有的铺陈展开也紧紧围绕着这对矛盾,不要随意横生枝节。一般来说,构建矛盾主要通过“偶然事件发生”、“遭遇意外事件”、 “误会产生碰撞”等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