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山东高考将首次实行“春季”和“夏季”两次高考。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高三考生、家长还是学校,普遍对新出现的春季高考不太“买账”,绝大部分考生都不想连续参加两次高考。有的考生认为,春季高考这个多出来的机会“其实用不上”,当然,也有小部分考生已经计划利用起这两次机会。
有教育界相关人士指出,从以往对口高职考试变身来的春季高考,最大目标是刺激已经迎来生源危机的高职类院校招生,短时间内很难对普通高中考生产生吸引力。
还有一条消息与高职招生有关,省招考院已计划2018年起对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实施面向各类学生的免试注册入学和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2019年起继续扩大免试注册入学试点范围。这意味着,今后越来越多的考生不用参加高考就能直接进入高职院校。
青岛某高职学校相关负责人将此解读为对高职院校的“救市之举”,这与可用“惨淡”形容的2017年山东高职院校招生有关。今年山东省高职高专二批征集志愿时,投出档案的线上考生只有2万余人,4万多招生计划落空。山东高职最低
录取线最终划定为180分,低于
分数线的全省考生仅有三四千人,考生只要五门功课各考36分就能上一所高职院校。
实际上,山东专科(高职)二批已连续多年一路下滑,2008年为220分,2015年降到210分,2016年降到190分,2017年再创新低。在今年专科(高职)二批录取中,一志愿投档结束还有文科501所院校、理科572所院校生源不满,省内41所院校的投档线直接压到了180分上,可仍难阻生源危机悄然降临。青岛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高职院校都感到了寒意,青岛飞洋
职业技术学院1500多个计划只投档200多人,青岛恒星
职业技术学院2200多个计划投档800余人……公办院校方面只是情况略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1200多个计划,一志愿投档700余人,青岛酒店
管理职业技术学院3800多个计划,投档2400多人……
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
媒体采访时表示,春季高考是由山东原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变身而来,其招生范围扩大到高中毕业生,“省里有意做大春季高考高职招生这一块”,“春季高考”中
本科层次的高职招生规模将来要逐步扩大,通过增加招生计划的方式,吸引更多高校投放更多的计划,引导生源分流,让更多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中职升高职,成为
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这些都源于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在今年全面到来。”青岛滨海学院副校长刘连新认为,生源困局源于两个数据的一升一降,一方面是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今年山东高考录取率已达到90%,另一方面是高考考生人数下降,全省有超过4万招生计划落空,高校供求关系已发生逆转。据省教育厅统计,今年山东省普通高考
报名人数55万余人,较去年下降近7万人,这一趋势至少要连续好几年。高职类招生作为高考录取最后批次,处于整个高考招生链条最末端,自然会最先“挨饿”。“我个人认为单纯砍门槛救不了高职。”刘连新说,由过去规模扩张向内涵化发展的战略转移已经成为高职学校突出重围必然选择,必须给学生提供与市场紧密接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育,否则即使一再降低门槛,让低分学生欢喜走进校门,未来毕业后或许就会陷入
就业无门的窘境,部分办学质量低下、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将会首先“死掉”。
在青岛一中副校长邢桂范看来,春季高考实际上是过去对口高职考试的扩大版,因此参与录取高校只有高职类院校,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年多次高考”。“两场高考考试
内容不同、录取学校不同,现在本科录取率逐年升高,我个人认为青岛普高学生只有极少数人会去参加春季高考,如果真是机会相等的两次高考,考生们肯定欢迎。”邢桂范说,今年山东原二本、三本合并拉低了本科分数线,有些发挥不好的考生宁愿复读来年再考本科,也不愿意上高职。
“这种举措符合‘逐步增加考试次数和本科、专科分层次考试,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进行
报考’的改革大方向,但短期来看,还很难对青岛高中生产生实质影响。”青岛二中党委书记李作从分析说,春季高考的科目为
语文、
数学、
专业基础理论和
专业基础技能,后两个
专业课内容显然是普通高中学生平时学不到的,这基本上就阻断了大部分普高生参加春季高考的路。李作从建议,教育部门可适当考虑拉长两场高考之间的时间间隔,避免增加连续参加两场考试的考生压力,“新政出发点是好的,可存在于考生和家长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学历情结短期内很难消除。其实,职业教育同样能够培养出人才,对学历重要性应该理性看待。”李作从说,普通高中无望上本科院校的考生 ,不妨考虑参加春季高考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