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山东省利津县刁口港的渔民连日来不断在近海发现海猪群的身影。据刁口港管理站观察,今年海猪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来,数量也有所增加。
海猪学名江豚,属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海猪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近海,其生活习性和体态特征在仿生学、军事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渤海湾被渔民称为"渤海河神".
渔业专家表示,前些年,由于海水污染、黄河水断流等原因,海猪在黄河口几乎绝迹。现在,海猪重新出现,并且数量逐年增多,主要得益于当地的生态护养和富有成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近年来,黄河口地区积极实施生态采捕和污染综合治理战略,采取休渔期和捕捞期交替运作、不同海域交替轮捕等护养方式,推广了"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生态采捕模式。同时,这一地区还严格治理近海污染物的排放和禁止电拖网的使用,由海监部门进行定期巡航,加强水域保护。
据当地渔业部门监测, 目前,除海猪群外,黄河口消失多年的开凌梭、黄河刀鱼等珍稀水生生物也纷纷现身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属于科技方面的新闻。播者看完这条消息的感觉应该从心底里有一种欣慰兴奋之感。这几年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终于产生了实效。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种感觉及时地传给受众,让他们和播者产生共鸣,整体消息的色彩就是我们的这种情绪。
原稿文字简洁、脉络清晰,为播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全文由五个自然段组成。第一段是把事情的原貌作了梗概性的介绍,中间的三段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就海猪的价值、出现的原因作了分析性的报道。最后一段结尾段,用开放性眼光作了前瞻性的描述,令我们心旷神怡。
导语段的时间、地点构成了消息的重点铺垫,播时不容忽视。播清楚这两个新闻要素的关键是要强调两个词,一个是"黄河人海口",一个是"连日来".碰到地名是由多个词组组成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罗列之感,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用声音的高低来加以区分,头应该是"黄河入海口",慢慢地声音由强转弱,依次往下是"山东省"、"利津县"、"刁口港"一气呵成。这样也就不显哕唆了。当然最让受众关注的是发生什么事?"发现了海猪群的身影","海猪群"应该成为导语段的中心词。
第二段是新闻背景,对海猪群作了简洁的说明,它应该成为播音处理的过渡段,无论是情绪、声音都应该趋缓。主体对消息产生的原因进行重点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第三段着意在生态养护及环境治理的叙述上作重要的说明,第四段则在新的护养方式上娓娓道来。播者的思路清晰是听者清楚的前提,结尾段其他物种的罗列应在弱强调中加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