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毫无异议的。在我国主持人节目发展近30年后的今天,已经出现“纯文本操作”、“加工文本操作”的节目形式与“纲目文本操作”、“意图文本操作”并存的局面,这样,节目主持人言语的现场生成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必备能力了。
口语生成是指快速的、瞬间的现场的言语反应。有人称之为即兴表达、本色表达 (或日潜能表达)。成功的言语生成需要固有的知识积累、语言修养、良好的人格素质、思维品质、领悟能力和个性心理等“软件”作为支撑,那种自然状态的言语进发就是“潜能”适时适切的外化了。
言语的现场生成是很复杂的认知思维和感觉心理现象。
人的大脑是一个仓库,里面所储存的是大量的信息、语素、词汇、短语和话语模型,这些都是难以控制的“语料”,构成一些具有个人色彩的“常用套话”,这些“常用套话”是按某种规约组成的个人语言体系,这样,说话人就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运用社会规约产生带有个人风格的句子了。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可以“用有限的手段生成无限的句子”。虽然语素(包括自由语素和限制语素)、词汇、短语都是难以控制的“语料”,它在人脑里处于游移的状态。词汇量再多也是有数的,但是到了句子这个层面就难以计数了。而在自然语言中,由于语境因素的参与,语法感可能淡漠,言语却能显得生动活泼,所以,现场言语很少讲相同的句子,这是即兴性表达的长处。
一、言语生成的修辞学描述
节目主持人修辞性言语生成过程包括表达动机的出现、表述意图的确定、内部语言编码和言语表述的同步扩展等四个环节。其中,“修辞行为发生在内部语言编码和扩展性言语表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修辞行为可以分为调取、组合、更换、增补、选择五个步骤。
(一)调取
指表达者从“语库”中直接调取与表达意图相适应的语词和语言结构。在边想边说的口语表达过程中,内部语言被动地推出成为外部语言,瞬间就成为语言现实。所以调取经常与言语组合生成同步进行,这时.常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调取“语料”时如果词语跟不上组合的瞬时要求,必然会出现语流断档.于是表达者就会用重复的附加语进行“填补”;
二是当大脑形成某种命题映象时,“语库”却找不到相应的“语料”或表达模型,这就需要搜索.需要临时创造.延宕以后或搜索而得,或创造而得,也可能终无所得,哑然失语。
(二)组合
组合一般是在调取“语料”和结构的基础上组句、组段或组篇的过程。它也有两个层面: 一是完全为了准确达意,从语义的角度考虑语义的轻重、范围的适当和表述顺畅的可能; 二是为获得积极修辞效果,从语境的适应角度,对遣词造句、语体风格做同义选择与朗诵的加工处理。
(三)更换
更换是在发现调取不当、组合困难时的应急性重新操作。由于这时言语生成受阻,产生“表达焦虑”,所以修辞行为是消极的,是“零点以下”修辞向“零点”修辞的努力。如果尚能把握住自己的表达意向,调取与组合还可能同步;如果处于“表达盲点”的位置,则调取与组合只能分步进行了。
(四)增补
增补是言语表达过程中为了表述更完整、明确而对所忽略内容的补充。因为现场言语生成是将内部语言直接推向外部语言的瞬时过程,来不及做完善性加工,难免疏漏,所以适度地追加“补说”是言语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修辞行为,增补的位置需要适当。增补这种修辞行为在书面语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只不过那是处于臆性的“默语”(修改)状态罢了。
(五)选择
选择是在言语生成过程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形式的取舍抉择。比如“片面”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同义形式,“同义选择”是积极修辞行为,是“零点”修辞向“零点以上”修辞的努力。只有语汇丰富的人才可能存在“选择”这个环节,当然,如果一次调取成功就不需要这个环节了。
在以上五个环节中,“调取”与“组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言语生成环节,而“更换”“增补”和“选择”是为了完善“调取”和“组合”的质量所做的修辞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