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耳听到的声音已不是由声带颤动产生的微弱的原声,而是通过共鸣器加工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共鸣原理上与乐器是一样的。就拿小号来说,如果只吹号嘴,也可以发出声出声音,但是这个声音是干涩的,没有力量。加上号管来吹,就可以听到有强有弱、圆润、动听并且会传得很远的声音。号管就是小号的共鸣腔。号嘴在气流的作用下发出了声音,声音在号管里产生了共振,形成了有共鸣的声音。不同的号管形状,就会产生不同的共振特性。因此,不仅有小号、大号的区别,而且还有圆号、长号的区别。
人的声音与共鸣器官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了润饰,使它变得圆润、优美。调节好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的色彩,在演播中运用好共鸣可以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共鸣减轻了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延长了声带的寿命。
"共鸣"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都是在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共鸣。有的人声音听来脆亮,有些人闷暗,这些不同的类型都是自然形成的。演播用声的共鸣就应该建立在平日说话最有效、最不费劲,声音既响亮又清楚的那些共鸣基础上。自然具备条件者需要改进,后天差者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