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语言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交谈性言语行为。这样,交流就成为节目主持最基本的语言方式,交流语渗透于节目的全过程。
交流语的语用原则;
1.合作原则。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诚心诚意为受众服务。
2.礼貌原则。树立以对方为中心的意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
3.认同原则。减少话语的对抗性,表述尽量向对方靠拢。
4.商询原则。不作武断的结论,不同观点在商询中争取认同。
这些原则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很容易被忽视,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尴尬。
我们很难规定交流语的话语形式,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用商询的方式交流,引起大家的思考
在各种节目中,主持人很少对各种问题作出一人"说了算"的结论。他们经常在自间自答的探询式的交流中得出结论。比如"是不是这样呢……不是……那么是不是这样呢……也许是……",这是经常运用的交流方式。
2、运用垫话、补说进行即兴交流
垫话就是"接话茬".一般情况下接话茬是不礼貌的,但是当对方的话语表达出现"卡壳儿"时,主持人运用语脉接引的方法作接语式的衔接,以补救对方表达的困惑和尴尬,是一种饱含热诚的交流;另外,主持人用几句简洁的话可以帮助对方作必要的修正或补充,这样的补说可以缓解困顿的情绪,给对方一个台阶,也可以维系应有的节目气氛。
3、用"听"交流,用"回馈语"交流
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主持人除了运用话语和观众、嘉宾交流外,还经常运用"倾听"推进节目的进程。主持人的听是角色化的主持行为,所以不应是默不作声的听,及时作话语回馈是重要的,这就是回馈语。
第一,回馈语的形式,一般是使用应答附加语,如"是的"、"好的"等,表示认同,形成交流;有时还可以将对方的话作顺接式重复,比如对方说"我难受极了",回馈语可以是"啊,你很难受"或者"是啊,这很难让人接受"等。
第二,回馈语的特点:(1)客观上不是打断,主观上也没有索取说话权的意图,而是带有鼓励对方继续讲述的意思;(2)话语形式简短,:,内容上不提供新的信息。所以,回馈语应该是听的一个组成部分。
4、以"我"的介入实现"真情面对"的交流
在所有的交流中,这是最有效的交流,也是主持人节目"人格化传播"的体现。主持人不能超然于节目之外,以"我"为话由,用质朴的表述融人节目,可以引起共鸣。当然,"我"的介入不是"自我突出"、"自我放大".:把"我"摆进去,是为了与受众进行完全平等的交流。但是,受众是主持人节目的主体,主持人要注意控制"我"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因为出现过多,可能会引起受众的心理抵触,可以适当地用"我们"使之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