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提供的
稿件素材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
口语化,书面语多,有的
内容庞杂,有的
内容过于简单。通过
考生的梳理,编辑成一次
主持节目的发言稿。在
初试里已经对考生的能力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规整的
新闻播报及
色彩丰富的
自备稿件可以把握,但是能不能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进行
交流?文笔如何?自己动手能力如何?这个环节的考试,通过自己编辑一次节目,并用主持的方式播出,既可以考察考生能否掌握多种样式的
语言表达能力的潜力,又可以考察学生的初级策划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这里考生们要注意的是:
(1)看到稿件后先对事件的整体做一次大致的分析,从哪方面着手?是内容啰唆还是内容过于简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删繁就简,或增值扩容。但无论如何不能偏离主题。
(2)文字稿件可以根据自己阐释的角度调整结构,考虑一下这样的条理、思路是否顺理成章?主体部分段与段之间、话题与话题之间
设计的串接词是否合适?有无给受众以提示?书面化的文字是否口语化了?
(3)口语化并不是聊大天、侃大山,通俗易懂是对的,但使用过多的俗语、俚语甚至黑话来主持,以及使用冗长的句子啰里啰唆的、腻腻歪歪的话来主持,都不是口语,不是生活化,观众并不喜欢。口语应该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升华,要求简洁、清晰、明朗。用纯自然的声音、语音来主持节目,只能被看做是原始的形态,它不是主持语言。
(4)既然是一次主持节目,就要有栏目名称、起始语、自报家门、内容
介绍以及节目结束之前的所说内容的回报、下次节目的预告、结束语等。这些
项目都不应遗漏。在栏目名称这个环节,一定要有跟所播内容相一致的栏目名称。自报家门,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要让受众知道是谁在给他们主持节目,这是一种责任感的表现。
(5)一般的情况下,多数考生愿意在节目结束之前对所播
新闻事件或
其他内容加上自己的议论,使节目更加完美,这是对的。但也要注意切忌长篇大论,有的议论部分盖过了主要部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一定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最好有新的角度、新的见解,令考官耳目一新。
二、模拟主持实例
1、实例:节目主题:清明节见闻
背景
资料:清明节将近,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门外一男子扛着“纸房子”去上坟。清明节,纸扎的“别墅”“轿车”“飞机”甚至“保姆”“小姐”特别热卖,都是一些孝子贤孙买来烧给地下的亲人“享用”的。
北京出现了不少兜售冥币的小商贩。冥币的面额从5元到5亿元不等,写有“天堂银行印发”字样,其中不少冥币的样子也都是按照百元人民币所印制的。
2、分析
这条社会新闻作为“模拟主持”的素材时,我们可以假定一个“出镜记者”或“外景主持人”的身份现场模拟报道并加以点评,除了对事件本身进行阐述分析外,还可联系社会实际,提出合乎情理、耐人寻味的“引发思考”的空间,如一名考生在“模拟主持”最后说道:“祭奠先人倡导的是孝道和感恩的美德,我们更应将这种美德转化为关心健在的老人身上。不少
工作在外的子女一年都很少"回家看看”,老人们很渴望得到子女的精神安慰。我们也不妨抓住这个机会,在这个节日里多多孝敬健在的老人。
俗话说,死了孝不算孝,活着孝才是孝。孝道和感恩需要发扬,特别是在创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今天,文明祭奠先人是孝道,孝敬健在老人更是孝道。清明节里,让我们把拜祭和凭吊的方式扩展一点,把追古和思今的思想结合一点,我们会找到过清明的最佳方式。”这样的语言表达,既切合情境,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