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声音是最重要的,只有发准每一个字、词的读音,播音主持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否则就会造成歧义和误解,那么播音主持声音训练有没有一定的方法?怎么锻炼才能使声音更符合要求?
下面是播音主持考试的即兴评述的5个要点:即兴评述,是指针对某一事件,某一话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评论,评述时主要是以发表自己(个人)对事件、话题本身的看法为主,但也有代表集体立场发表见解的,这种评述形式很少。那么如何讲好即兴评述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感到讲好即兴评述重点在于知识的储备,但也有一般规律,在参加考试或教学的时候,大家可用以下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或现场发挥。
近年来,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考生日益增多。从表面看,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报考难度似乎较小,其实不然:艺考生不但要准备专业考试,还要参加文化课考试,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至少不比文史类、理工类同学轻。那么,艺考生如何备考专业和文化课才能事半功倍、最终圆梦呢?下面笔者仅结合辅导播音主持专业考生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开出几点提示。
提示一:是机会但不是捷径
不少同学之所以选择播音主持专业,是因为:第一,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第二,认为播音主持相对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书法等专业要容易应付,相应的投入也要少得多;第三,是受播音主持职业的光环与社会从效益的吸引。可以说,除了确实对该专业充满喜爱与兴趣的少部分考生之外,这个大军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在上了高三之后才开始寻找“捷径”的,他们认为:声乐、美术、舞蹈、书法、器乐和体育需要有长期积累的基本功底,这些都是短时内无法突击的,但是说话是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可以信手拈来,并想当然地认为播音主持专业主要是考查普通话是否标准、声音是否甜美、形象是否优雅、临场发挥是否充分。
事实上,没有积累,何谈发挥?没有正确的认识,何谈动力?当然就更谈不上抓根本、抓重点了!播音员、主持人不是纯艺术人才,而是新闻人才、传媒人才,他们不是花瓶和传声筒,他们代表着媒体的形象,起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到行为规范和语言规范,对他们都有高标准的要求。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你触及这个专业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贯穿始终,它意味着你从此要以一个新闻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认识所有的事情。一切不严谨、哗众取宠和低俗之风都不应该带到学习和工作中来。
认识跟不上,会直接影响专业成绩的提升。
很多考生在进行新闻播报和即兴评述环节训练时,总感觉难度很大、进步很慢,即使老师讲了很多技巧,考生还是播不出新闻感,评述时更是无感而谈、无话可谈。其实,对尚未踏入大学校门的高考生,我们并不要求其具备多么完善的技能和多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假如你思想认识清晰了、责任感有了,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加深了对新闻背景、新闻事件以及评述内容和评述背景的认识,自然可以引导你读出新闻感或将评述引向深入。比如,复试中指定的新闻稿播报,很多同学一味追求严肃与快速,殊不知考点在于你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平时的积累将新闻大背景与新闻内容联系起来,播出态度和立场。作为播音员,态度和立场应该是含而不露的,而不是呆板僵化的外部表现,更不是不苟言笑。再比如,如果评述题目为“你眼中的2008”,很多同学会有“脑子里事情很多,但又不知该如何说起”的感觉,如果你在备考时以一个新闻爱好者的角度关注了该年度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台前幕后,那么就不难总结出2008年是一个多变化、多感动、多振奋的一年,其中的泪水与欢笑体现了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此时如果再联系自身在这样一个主调里的成长与变化,或是社会大背景引发的你对学习、生活态度的改变,你的这篇评述才算成功。
看完以上评述,你还以为播音主持专业是高考捷径吗?他只是一种机会,但赢得这种机会需要付出很多辛苦和智慧,那种抱着撞大运、投机心理的“机会主义者”是难以如愿的。
很多参加播音主持专业加试的考生,片面的把一些外在层面上的基本要求当做通过考试的根本,其实,所谓的形象、声音、身高等条件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前者只是基础的基础,后者才是支撑你发展前途的核心竞争力。
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于是便“投机取巧”,希望通过播音主持专业这条路考进大学或考进好大学。殊不知,在专业加试中,却处处体现了文化知识的运用,以及将知识融会贯通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某年的河南省播音主持通考中,有这样一道即兴评述题:请对“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谈谈看法。一些考生都不知道这两个关键词的意思,自然无从说起。这道题的关键点是要测试考生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水平,看能否准确解释出这句话的原意及其引申含义,又能够将二者对比、联系地进行评价和欣赏。
又比如,某年前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加试中的即兴评述题:你如何看待挫折。这类话题的切入角度、阐释内容有很多,因为挫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学会辩证地去看待它,并且在回答中能够自圆其说,所以要用到辩证法、逻辑等来铺设评述框架和评述角度。结果呢,很多同学都言而无物,言而无序,难以用语言填满那短短几分钟的考试时间,这正是“缺乏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典型表现。
所以说,无论你出于何种目的而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最最不能忽视的还是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
提示三:关注能力点的培养
很多考生精心准备了稿件并反复练习,也经常请专业老师辅导,可是考试成绩依旧不佳。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表现,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说明》所要求的那些具体测试项目去准备、去练习,而应该知道这些测试项目是要测试考生的哪些能力。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总结的同学要会有的放矢,比如,在有声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除了测试你是否言之有物(观察积累素材的能力),还要看你是否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
这其中,有一点虽然很基础,但是很重要,那就是语言能力(大家可以暂且把它理解为普通话),播音主持的很多技能控制都遵循“弱控”原则,所以你从外部看不出来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哪些控制过程,但是,你可以通过对比、感受到其中的妙处。在平时,我们也会听到别人说“某某考生真像那么回事,好像天生就是播音的料”,其实这不完全是天赋,而是他在进行控制。其中道理,读了大学后你就会很系统地明白,现在你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语音问题在哪儿就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要比盲目求量的联系效率高很多。
再比如,有些同学进行文学稿件朗读练习时,练了很多篇目,每次也都能在模仿老师的前提下读出一些变化,但是一旦需要自己进行创作加工,就又变得苍白干瘪了。这是因为只进行了模仿,而没有培养、调动内部情感。所以,理解稿件并运用内部语言增强表现力,要比单纯掌握一些技巧更重要。
播音主持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有着对综合能力的高标准要求。
不少艺考生都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知识面上都有欠缺,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很有天分、专业成绩优异的艺考生,最终却由于文化课成绩不过关而被高校淘汰。
前面我已反复强调文化课对学好播音主持的重要性,这里再单列出来强调,是想提醒大家务必牢牢树立以下观念:在平时,切忌因为准备专业课而偏废文化课的学习与积累。没有文化课做基础,你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艺考生;即使侥幸以考分通过专业考试,最终也很可能因为文化课的瘸腿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也许你现在的文化课成绩很不理想,但要坚信自己的潜能:你能学好专业课,就说明你有才华、有能力,你缺乏的只是把学习专业课的精神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