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主流媒体发布的主流观点来看,考生志愿填报"扎堆"好象是据分填报的"专利",绝对是其最主要的弊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北京、湖北两地招生的10所"985工程"的高校为例,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第一志愿填报情况作分析,结果表明,据分填报的湖北省在这三年中仅有一次(所)一志愿报考扎堆率超过200%,达到237.2%;而考前填报的北京市则有多所高校在每年均有一志愿报考扎堆率超过200%,共计达到了21次(所)之多,最高达317.3%.
从常识上讲,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上数据完全可以证明考前填报的"扎堆"更为严重。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毕竟数据不是很全面。退一步来说,即便是据分填报"扎堆"现象严重些,那是不是"扎堆"就与据分填报有不解之缘呢?显然不是,通过比较科学的预测方法是基本能够加以化解的。
分数排序定位法的应用原理是,每一所高校的竞争实力(包括综合实力、地域因素、价值取向等等)在短期内(三到五年甚至八到十年之间)只会有小的波动,而不会有大的变动。因此,反映在学校的录取排序上也应大体如此。这样一来,如果广大考生志愿填报的理性成分很大,那么学校上几年的录取排序就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简单地说,你这个考生的分数排序在学校的录取排序范围内就可以报,反之不在这个范围内一般就不能报(分析当年的波动情况应是报中应有之意)。推而广之,其余考生报考其他学校都可以据此思路来选择。这样一来,形成"扎堆"的情况无疑就会减少很多,比之考前填报与估分填报要少可以说是无疑的。